潮褐土

作品数:45被引量:46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博文刘树庆谢建治杨卓刘霞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应用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不同耕作与秸秆处理模式对鲁西南潮褐土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山东农业科学》2019年第4期100-104,共5页韩成卫 孔晓民 郝福庭 宋春林 吴秋平 孙泽强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0701)
为评价两熟制条件下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可行性,探明鲁西南潮褐土合理耕层构建的最佳耕作方式,提高玉米产量,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免耕、常规旋耕、深松三种耕翻及不同秸秆处理方式组合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深...
关键词: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土壤物理性状 玉米产量 
潮褐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后效及去向研究被引量:42
《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第11期2209-2216,共8页董娴娴 刘新宇 任翠莲 吉艳芝 巨晓棠 张丽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110);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3003)
【目的】在华北平原地区,研究肥料氮在两个轮作季四茬作物中的后效和去向。【方法】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试验,前茬设置5个氮素水平:0、75、150、225、300 kgN.hm-2(表示为N0、N75、N150、N225、N300),副处理为小麦品种:科农9204和河农8...
关键词:冬小麦 夏玉米 氮肥去向 氮肥后效 15N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