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铃

作品数:409被引量:76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德华马宗斌李亚兵朱军徐立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种植密度对长江流域直播棉花成铃分布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13期124-128,共5页胡启星 刘帅 白志刚 孙巨龙 刘婷 崔爱花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15-38);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计划(编号:赣农办字[2017]56、赣农厅办函[2019]76号)。
研究不同密度群体棉花成铃分布、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量及产量品质的差异,为长江流域直播棉花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单株果枝数和脱落数均呈显著减少的趋势,株高和始果枝位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直播棉花 种植密度 成铃分布 产量 纤维品质 
“棉太金”对长江流域棉区不同密度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形成和成铃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棉花》2020年第10期11-17,共7页聂嘉谊 杜明伟 朱烨倩 羿国香 李亚兵 田晓莉 李水清 陈舫 张立祯 李召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100090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技术体系(CARS-15-1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大科技项目(2018AA0040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计划(2020AB017)。
研究棉太金对不同种植密度下长江流域麦(油)后直播棉产量形成和成铃结构的影响有重要生产指导意义。2011―2013年以早熟棉品种国欣12-1为材料,在安徽和湖北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7.5、9.0、10.5株·m^-2)下,不同棉太金施用量(0、1.08、2.1...
关键词:长江流域 麦(油)后直播棉 棉太金 籽棉产量 成铃结构 
高密度重化控技术对小麦后直播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调控被引量:5
《江苏农业学报》2018年第5期1022-1026,共5页韦陈华 邓国强 颜超 董振杰 耿吉嘉 宋美珍 张西岭 陈德华 张祥 陈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棉技术标准化研究与示范团队项目(2016PCTS-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8-18);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2016M591934);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1601116C)
以特早熟棉花品种国欣12-1为材料,在江苏省扬州市小麦后直播方式下探讨高密度(1 hm^2120 000~150 000株)配合重化控技术(缩节胺施用量240~480 g/hm^2)对棉花集中成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hm^2150 000株密度下配合使用240 g/hm^2缩节...
关键词:棉花 小麦后直播 集中成铃 密度 化控技术 
抗虫棉多茎株型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30期142-146,共5页刘贞贞 平文超 张忠波 李洪芹 孙玉英 柴卫东 刘永平 刘毅 刘志强 杨长青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冀农[2013]27号);冀东南平原盐碱障碍耕地农业高效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200903001-7-2-6)
为探讨棉花高产简化栽培新途径,通过十年连续田间试验,对棉花株型调控技术、不同株型不同部位及叶枝的成铃质量、多茎株型适宜的种植密度及品种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叶枝塑造的株型为多茎倒伞型,其株型调控技术是留叶枝早摘...
关键词:棉花 多茎株型 成铃质量 密度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