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负

作品数:118被引量:8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玉玲刘昭瑞黄景春韩吉绍陈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东洛轴所轴承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积久而返本:《太平经》“承负说”新论
《文史哲》2024年第3期68-81,165,166,共16页伍小劼 
《太平经》有其独特的理论背景,在此之下,《太平经》提出了承负说。承负的表现可分为自然内部有承负、自然与人之间有承负、人对自身有承负、人与社会生活中有承负。这一理论依靠现实、气化流行、神明官僚体系的支撑而实现,具体展开为...
关键词:《太平经》 承负 天师 报应 
平遥牛肉:古城三晋领风骚,百年传承负盛名
《中国食品工业》2022年第9期62-65,共4页张燕 
在山西晋中,有一座有着近3000年历史的古城,它就是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平遥县境内,地处黄河流域中游,黄土高原腹地。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发展。早在西汉时期,平遥农业耕种就比较发达,种田多用牛耕。发达的农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平遥古城 平遥牛肉 山西晋中 养牛业 平遥县 西汉时期 牛肉加工 黄河流域 
从“天人感应”到“承负说”——论道教环境美学的确立
《老子学刊》2021年第2期120-129,共10页李裴 
国家“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批准号:中央统战部“统办函”[2018]576号)的专项研究成果
从环境美学视角看,从“天人感应”到“承负说”,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思想发展脉络。董仲舒创造的有情之“天”,与道教天人同构的思想及长生久视的理想相结合,突显出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强烈的生命意味。而建立在“天人感应”“善恶报应”基础...
关键词:天人感应 承负说 道教 环境美学 
白十源:为徽州存古宅千栋
《中华民居》2021年第3期75-82,共8页姜志燕  
数十年时光,千余套徽派古建,氤氲出一湾徽州旧梦。百余名徽匠、上万平方米空间,承负起国人的慕古情怀。半生痴绝,走遍徽州。倾尽心力,救古建千栋……穿经缀纬,默默编织这一切的,是一位惯着江南布衣的北地儒商——坦博艺苑创始人白十源。
关键词:承负 古宅 徽派 
伟大的心灵,承负时代的痛
《火花》2020年第10期1-1,共1页马鲜红 
与朋友谈人间的世俗生活,我说:“作为一位诗人或艺术家要懂得世俗,但不能世俗,懂得世俗给人带来的好处,但不会伸手去寻求,背负着生活的痛,却甘心承受。”朋友却说我心态不好,对生活有抱怨。我一时无言以对,左思右想,脑子里闪现出鲁迅精...
关键词:鲁迅精神 世俗生活 承负 
《老子指归》与《太平经》的“承负说”
《中国道教》2020年第2期53-55,共3页邢飞 
《老子指归》是西汉末年四川著名学者严遵的重要著作,从其哲学逻辑发展关系来看,应当作于秦之后,《太平经》之前,是传承秦汉优秀传统文化的津梁。《老子指归》是一部道家著作,将其与早期道经《太平经》比对研读,可以发现《老子指归》援...
关键词:《老子指归》 哲学逻辑 《太平经》 道家思想 《易经》 道家著作 早期道经 优秀传统文化 
大丰港,海钓人的好去处
《中国钓鱼》2020年第3期68-69,共2页王慧令 刘雷(图) 
“风儿轻拂海浪,鸟儿蓝天飞翔,鹿鸣呦呦.百里槐花飘香长堤绵延千年的思念,栈桥承负百年的梦想,多少年的期盼,多少年的向往,大丰港,美丽的港口,可爱的家乡……”每当听到这首热情洋溢的大丰港之歌,都让我心潮澎湃,心驰神往。
关键词:大丰港 承负 鹿鸣 
天道承负与中国思想文化的关系
《长安学刊》2019年第2期19-21,共3页刘茂 陈海(导师) 
道教我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时期,其思想来源“杂而多端”,受到巫术之学、阴阳五行家、神仙家、墨家中的鬼神之学、黄老之学,以及儒学、道学和佛教等的影响,杂取九流百家形成了道教。中国道教的思想与教义深刻影响了中国的...
关键词:天道承负 宗法制 驱恶扬善 长生求仙 
善恶报应信仰的产生与发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28-32,共5页戴峰 
善恶报应观念是一种信仰习俗。善恶报应观念的渊源极早,远在道教形成和佛教传入中土之前。善恶报应信仰是一个融合着儒、释、道三教思想的混合体,善恶、因果、承负等思想对于古代民众的心理和生活产生了普遍而深刻的影响,从而促成了善...
关键词:善恶报应 因果 承负 形成 发展 
《太平经》“善恶”观探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61-66,共6页秦晓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AKS009);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2013-CXTD-03)
作为早期道教经典的《太平经》在善恶观上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内涵,它以"合天心"、"顺天道"作为划分善恶的标准而区别于以往观点;在内涵上由"广而不伤为善"升级到"人最善莫如乐生",并以"孝为善"、"顺为善"达到"寿最善"的目标,内容丰富而独...
关键词:  乐生 寿 承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