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蜂防治

作品数:247被引量:53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秀梅许建军杨长成王振营王克勤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农业信息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提高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的关键因素
《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第16期97-97,共1页程新鸿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性强,需严密组织,分工配合。文章总结了提高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的关键因素如生产优质蜂卡、准确测报时间、严格放蜂技术、克服环境影响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赤眼蜂 玉米螟 关键因素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被引量:1
《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第17期86-,共1页辛红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分布广泛,且危害性极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较好,具有成本低、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文章针对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原理、优势及具体的防治技术和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探讨。
关键词:赤眼蜂 玉米螟 防治技术 注意事项 
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示范初报
《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第8期110-111,共2页祝新 欧阳承 何军 方甜 
文章针对赤眼蜂的不同释放量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效果进行了实验性探讨,了解赤眼蜂对水稻害虫天敌的保护作用,对水稻的安全性、稻田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解,以便为更好地推广应用提供更科学严谨的依据。
关键词:赤眼蜂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提高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的关键因素简
《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第16期97-,共1页程新鸿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性强,需严密组织,分工配合。文章总结了提高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的关键因素如生产优质蜂卡、准确测报时间、严格放蜂技术、克服环境影响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赤眼蜂 玉米螟 关键因素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被引量:2
《中国农业信息》2016年第11期73-74,共2页程新鸿 
玉米螟严重危害着东北地区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具有投入少、防效好、省工省力,对环境无污染、人畜无残毒等优点,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赤眼蜂 玉米螟 防治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 
辽阳地区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中国农业信息》2013年第4期19-20,共2页朱德文 
玉米螟对玉米产量危害较大,严重发生年份损失可达25%~30%。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具有对环境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可有效提高玉米品质及产量,改产大田生态环境。该文通过2010~2011年两年的调查,对卵寄生率、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得...
关键词:赤眼蜂 玉米螟 生物防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