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型分化

作品数:68被引量:23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登发韦素美黄凤宽黄所生孙京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江西农业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昆虫翅型分化的表型可塑性机制被引量:17
《生态学报》2015年第12期3988-3999,共12页王小艺 杨忠岐 魏可 唐艳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70654)
翅多型现象在昆虫中广泛存在,是昆虫在飞行扩散和繁殖能力之间权衡的一种策略,对种群的环境适应性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植食性昆虫中研究较多,有关寄生蜂的翅型分化鲜见报道。综述了昆虫翅型分化的表型可塑性机制。遗传因素和环...
关键词:翅多型性 非遗传多型性 表型可塑性 适应性进化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曲脉姬蟋亚热带种群翅型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14年第22期6606-6612,共7页王娟 朱道弘 曾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586)
曲脉姬蟋Modicogryllus confirmatus Walker具有明显的翅二型现象。为探究环境及遗传如何影响曲脉姬蟋亚热带种群的翅型分化,对饲养于不同光周期、温度和密度条件下若虫羽化后的翅型比进行了调查,并对长、短翅型蟋蟀进行了3代遗传筛选...
关键词:曲脉姬蟋 亚热带种群 翅二型 光周期 温度 密度 遗传 
环境因素对长颚斗蟋翅型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1
《生态学报》2010年第21期6001-6008,共8页曾杨 朱道弘 赵吕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740);湖南教育厅一般项目(09c1002)
长颚斗蟋具有明显的翅二型现象。比较长颚斗蟋不同翅型成虫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其短翅型成虫除翅已明显退化外,与长翅型成虫并无其他形态差异。为探究环境因素与长颚斗蟋翅型分化的关系,就光周期、温度及密度对其翅型分化的影响进行了...
关键词:长颚斗蟋 翅二型 光周期 温度 密度 
三种外源激素类物质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翅型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1
《生态学报》2008年第12期5994-5998,共5页张琼秀 孙梓暄 李广宏 王方海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以白背飞虱为研究对象,首次使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早熟素和具有蜕皮激素活性的新型化合物RH-2485表面处理飞虱3龄或4龄若虫,来研究探讨激素对飞虱翅型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ZR-515可诱导短翅型分化,当用10ng/μl的ZR-515处理3龄若...
关键词:白背飞虱 外源激素类物质 ZR-515 RH-2485 早熟素 翅型分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