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配年龄

作品数:246被引量:12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毛永江刘忠琛幸奠权蔡义钧冯大军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胶州市畜牧局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新风信息站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畜牧兽医文摘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提高小尾寒羊繁殖率的技术措施被引量: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年第12期59-59,共1页黄锋 王天显 王莹 
小尾寒羊,哺乳动物类,是多胎高产的裘皮肉兼用型优良绵羊品种。起源于古代北方蒙古羊,具有发育快、早熟、繁殖力强、性能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的特点,被国家定为名畜良种,被人们誉为中国"国宝"、世界"超级羊"及"高腿羊",并被列入了...
关键词:寒羊 农户脱贫致富 绵羊品种 扶贫工作 蒙古羊 兼用型 技术措施 种公羊 绒毛膜促性腺素 初配年龄 
规模猪场“超期母猪”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被引量: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年第12期75-75,共1页谢俊玲 郭峰 杨光辉 
断奶7d仍未发情的母猪叫作超期母猪,超期母猪给猪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规模猪场要重视超期母猪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尽快使母猪发情配种,提高母猪繁育性能及猪场经济效益。1超期母猪产生原因1.1后备母猪初配年龄过早青年母猪过...
关键词:断奶后发情 仔猪初生重 断奶重 发情配种 初配年龄 发情症状 公猪性欲 饲养管理 窝产仔数 卵泡上皮 
提高肉山羊繁殖率的综合技术措施被引量: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年第1期70-70,共1页赵爱民 
繁殖率是影响肉羊业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开远本地生产实际,总结了一些提高肉山羊繁殖率的综合技术措施,以供畜牧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参考。1种羊选择在种羊品种选择上,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肉用性能好、能常...
关键词:综合技术措施 种公羊 肉羊业 产羔率 大耳羊 肉用性能 母羊群 生产效率 初配年龄 比亚 
山羊的繁殖技术措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年第8期69-69,25,共2页黄承金 
笔者总结科学养羊技术经验,特别是结合本地生产实际,简要介绍了山羊繁殖关键技术,供饲养户和畜牧技术人员参考。1山羊的性成熟与初配年龄山羊的性成熟因品种、出生季节、生活环境及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山羊成熟期一般为4~5...
关键词:性成熟 初配年龄 成年羊 爬跨 角变 繁殖技术 饲养管理 发情持续期 发情持续时间 产羔 
母牛难产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年第1期157-157,共1页杨鹏远 张学勉 李新贵 
随着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在牛群养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牛群养殖规模正在逐渐增大,牛难产发病率增加。母牛出现难产如果处理不及时,母牛和犊牛均可能死亡。即使科学处理,也会留下后遗症,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准确分析...
关键词:牛群 人工授精技术 现代化养殖 初配年龄 左侧腹壁 产道感染 胎势 饲养水平 会阴破裂 骨盆狭窄 
浅谈提高奶牛产奶量的综合技术措施被引量: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年第10期95-95,共1页姬普雨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乡消费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奶类消费的比重日趋增大,奶业发展呈现出广阔的前景,奶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户养殖奶牛的积极性,奶牛养殖户和奶牛存栏量明显增加。为了提高养殖奶牛的经济效益,笔者通过近几年走访...
关键词:奶牛泌乳 综合技术措施 良种奶牛 城乡消费 产犊 初配年龄 遗传潜力 泌乳阶段 牛乳房炎 终生产奶量 
后备猪的选择与培育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年第9期80-81,共2页王改祥 
在规模养猪生产中,猪群按管理及日龄划分为繁殖群、哺乳仔猪群、育成群、育肥群。其中,繁殖群是猪群的关键。繁殖群由种公猪和种母猪构成。饲养种猪的目的是使它们持续提供大量的商品猪,提高经济效益。故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但...
关键词:后备猪 繁殖群 后备母猪 仔猪群 遗传缺陷 规模养猪 后备公猪 饲养管理 初配年龄 中国培育猪种 
断奶母猪不发情的治疗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年第12期159-159,共1页姜维 
正断奶母猪不发情在当前瘦肉型品种及其二元杂交母猪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母猪断奶后发情出现的平均时间为断奶后7d,最早的为2d,最迟的为17d。母猪断奶后推迟发情或不发情(母猪断奶后乏情),是指经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20d...
关键词:断奶后发情 乏情 仔猪断奶 发情配种 发情排卵 子宫炎 公猪精液 泌乳量 初配年龄 爬跨 
后备猪饲养管理技术被引量:1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年第2期58-59,共2页姜健 
仔猪出生后5月龄至初配(8~9月龄)前留作种用的小公母猪统称为后备猪。加强后备猪的饲养管理,选拔培育出优秀的后备猪,是种猪生产的基础和关键。1选拔培育养猪场户每年应选拔培育出占种猪群25%左右的后备猪,以补充和替代年老体弱、繁殖...
关键词:后备猪 饲养管理 配合饲料 性成熟 月龄 加工调制饲料 成年体重 后备公猪 初配适龄 初配年龄 
提高断奶仔猪窝重的综合措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年第2期72-73,共2页董景 
仔猪生产必须采取综合科学的技术措施。要选好猪种,打好基础;其次要搞好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搞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为仔猪提供量多质优的乳汁;搞好仔猪的保温防压工作,降低仔猪死亡率;仔猪提早开食和适时补料,及时补充营...
关键词:母猪群 断奶窝重 防压 饲养管理 补料 日龄 乳汁 仔猪 初配年龄 初配适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