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

作品数:1999被引量:1492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何易展拜根兴张申平葛晓音王明好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初唐叙情长篇诗歌的艺术特征和诗史意义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22年第6期181-189,共9页杨照 
叙情长篇是叙述个人经历与抒发情思相结合的长篇诗歌,存在于多种诗歌体裁中。初唐的叙情长篇具有承前启后的诗史意义,不仅淡化了对社会背景、家族影响的叙述,充分围绕主体的经历、情志来展开并用以述怀、陈情,使叙情长篇具有了稳定的主...
关键词:叙情长篇 初唐 主体性 结构 承前启后 
论西晋诗学被引量:8
《文学评论》2011年第5期40-48,共9页曹旭 王澧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1BZW01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批准号10YJA751006);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成果(项目编号S30403)
本文从西晋诗学的展开、西晋诗学的特征、西晋诗学产生的原因、西晋诗学的意义四方面,论证了西晋诗学的内涵在于:众多有才华的诗人创造了新的诗歌美学;以才高辞赡、举体华美、如翔禽之有羽毛、衣被之有绡縠的诗歌,形成了新的诗歌经典;...
关键词:西晋太康 诗学 诗歌美学 建安风骨 初唐诗歌 诗歌发展 形式美学 诗歌精神 
“沈宋体”的艺术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72-78,共7页肖瑞峰 李娟 
"沈宋体"是初唐时期的重要诗体,具有严整工密的特点,对律体定型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它初步达到了情、气、辞、体的统一配合,以清新刚健之风,逐步摆脱初唐浮艳之习;此外,取材广泛,突破宫廷范围,引入山水、田园、边塞等同时代作家较少...
关键词:艺术特征 沈宋体 原因 初唐时期 推进作用 创作经验 创作技巧 文学 
北齐文学传统与初唐诗歌革新之关系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56-63,共8页杜晓勤 
学界在研究盛唐风骨形成过程时,大多直接溯源到建安诗人,未曾注意到由北齐入周隋的卢思道、薛道衡、孙万寿等诗人的创作传统,是初唐诗歌革新派刚健诗风的近源这一中古诗歌史重要环节,诸多研究成果,也都局限于隋代诗坛论述他们的诗歌特...
关键词:初唐诗歌 诗歌革新 文学传统 北齐 建安诗人 汉魏风骨 建安诗歌 盛唐诗人 
“前李杜”时代与“后李杜”时代——唐代诗歌发展的转关与演进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193-199,共7页罗时进 
我们不妨将原本作为唐诗发展重要界标的“四唐”视为时间概念,并认为由这一时间的轴线所展开的繁复的唐诗进程实际上就是“前李杜”和“后李杜”时代的演进史。百年初唐后,李白横空出世,为诗国带来新的美学楷模,宣示了对宫廷陈式做派的...
关键词:诗歌发展 演进 唐代 时间概念 创作实际 精神史 唐诗 初唐 
蜀川与蜀州辨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异文证释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47-50,共4页胡正武 
初唐王勃名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有“蜀川”作“蜀州”的异文,向无善解。至有以“蜀州”指四川为解者,实不可从。揆诸史实,蜀州之设置较晚,在王勃死后十年方才有之;而蜀川之设置较早,在东汉安帝时期。故王勃诗题,有作“蜀川”的道理,...
关键词: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诗歌 “蜀川” “蜀州” 异文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初唐 
初唐四杰与儒、道思想被引量:12
《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140-148,139,共10页杜晓勤 
初唐四杰与儒、道思想杜晓勤活跃在高宗朝中后期的四杰,是初唐诗坛崛起的第三代诗人群体。和贞观诗人、龙朔诗人相比,他们的文化心态和艺术精神呈现出新的特质。四杰不仅普遍具有“以道自任”、建功立业的进取意识,追求矫厉不群、高...
关键词:卢照邻 经世致用 四杰 骆宾王 北方儒学 象数派 艺术精神 王勃 《易》 文化心态 
走向盛唐——初唐百年诗美理想及其实践通论被引量:1
《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78-88,共11页尚定 
闻一多先生将建安元年至天宝末期近五个半世纪称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的黄金时代”,①这基本上揭示了古代诗歌在中古时期由兴趋盛的过程特征。建安与盛唐无疑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极富有意义的时代,它们实际上构成了中古时期诗美流程...
关键词:诗美 盛唐气象 初唐诗 中国古典诗歌 文士 古代诗歌 陈子昂 声律 近体诗 审美内涵 
论初唐诗的历史进程——兼及陈子昂、“初唐四杰”再评价被引量:8
《文学评论》1992年第3期89-103,共15页吴光兴 
长期以来,只要论及盛唐以前的诗歌史,陈子昂、“初唐四杰”理所当然地成为两座重镇,然而,稽之史实,却并不符合。陈子昂和“初唐四杰”在唐诗史上的地位被拔高了,混淆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不利于重建和阐释真正的唐诗史。首先,王勃、杨炯、...
关键词:陈子昂 诗歌史 初唐诗歌 初唐四杰 李百药 三十年 八十年代 宋之问 卢照邻 再评价 
“西昆体”平议被引量:6
《文学评论》1990年第5期76-78,共3页吴小如 
1987年,我为北大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研究生班讲宋诗,曾谈到宋诗继唐诗之后,所以能独树一帜,其关键在于能“变”。其实唐诗之所以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丰碑,主要也在于唐诗之能变。初唐诗人承六朝遗风,变得较少,故成就不甚明显;至...
关键词:西昆体 李商隐 西昆酬唱集 初唐诗 古文献研究 全宋诗 大历十才子 中国文学史 诗歌发展史 王之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