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暴雨

作品数:16被引量:10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杰吴英张兵张端禹李红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陕西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黑龙江省气象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微型计算机》《暴雨灾害》《气候与环境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物理量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陕西中南部初夏和盛夏暴雨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11
《陕西气象》2019年第1期1-11,共11页刘嘉慧敏 马晓华 黄少妮 肖贻青 戴昌明 
陕西省气象局重点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7Y-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红外云顶亮温(TBB)以及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陕西中南部2013年5月25—26日初夏暴雨过程("0525"过程)和2011年8月3—4日盛夏暴雨过程("0804"过程)的成因差异。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都受低槽影响并配合...
关键词:初夏暴雨 盛夏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红外云顶亮温 
黔西南近10 a初夏暴雨形成机理分析被引量:6
《贵州气象》2017年第4期9-16,共8页王芬 吴古会 郑丹宣 王文勇 吴静 
贵州省气象科技开放基金(黔气科合KF[2016]10号);贵州省科技厅科技基金(黔科合基础[2016]1138);黔气科合ZD[2016]01号;中国气象局预报业务关键技术专项(YBGJXM(2017)1A-05);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7-065);黔西南州科技局项目(2016-1-15)共同资助
该文利用黔西南州2006—2015年8县站初夏(5、6月)逐小时降水量、Micaps资料,对近10a黔西南初夏暴雨主要环流背景、物理量及云图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黔西南初夏暴雨发生时200 h Pa基本都为南亚高压控制;500h Pa主要有高空槽...
关键词:初夏暴雨 机理分析 物理量 暴雨云团 
关中地区两次初夏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征分析被引量:25
《高原气象》2016年第3期708-725,共18页张雅斌 马晓华 冉令坤 侯建忠 
陕西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2013K13-04-04);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GYHY201306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5060);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5)
使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及云图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和TBB特征出发,结合盛夏暴雨过程对比,分析总结2006年6月2-3日("0602"过程)和2013年5月25日("0525"过程)关中地区两次初夏区域性暴雨特征。结果表明,关中初夏暴雨...
关键词:初夏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 红外云顶亮温 
贵州望谟初夏暴雨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合成分析被引量:26
《高原气象》2013年第5期1400-1413,共14页杜小玲 杨静 彭芳 许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65004;40930951);贵州省科技厅黔科合J字(20102059)
利用NCEP/NCAR 1°×1°格点再分析资料、FY-2C相当黑体亮温TBB和温度、降水两要素逐时降水资料,选取5次形态相近的望谟夏初暴雨过程,对暴雨发生前、暴雨初期、强盛期及减弱期多个时次的环境场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望谟...
关键词:暴雨 合成分析 锋生 正压非平衡强迫 
一次初夏暴雨过程预报失误原因分析被引量:6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年第A02期97-98,共2页潘杰丽 蔡木民 
对2010年6月21日钦州市一次初夏暴雨过程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钦州市处于850hpa切变线南侧及低空急流的左侧,同时地面弱冷空气缓慢南下,与切变线南侧低空急流输送的暖湿气流在华南南部交汇,造成了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对...
关键词:初夏 暴雨 物理量 
初夏暴雨综合物理诊断预报自动化系统
《气象》1994年第3期47-49,共3页汪克付 
简要介绍了一个与STYS接口的省-市-县配套的市级暴雨综合物理诊断预报自动化系统,即市台根据省台的指导预报信息,启动市台预报系统作出响应,再结合县站单站预报指标,综合判断作出全区预报。
关键词:暴雨 物理量 综合诊断 自动化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