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毒介体

作品数:79被引量:27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国辉郑雪张仲凯董家红尚佑芬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烟草公司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病毒病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蔬菜传毒介体昆虫与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
《长江蔬菜》2023年第15期57-59,共3页韦慧明 何可 陈慧 苏小茴 庞彦 韦开军 邓思 咸宇甜 
柳州市财政支农项目(柳农政发[2021]31号)。
蔬菜病毒病是令菜农闻之色变的严重病害,传毒介体昆虫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单一方法难以有效防治,通过物理、生物和农业等一系列综合性、系统性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防控蔬菜传毒介体昆虫和病毒病。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 传毒介体 病毒病 有效防控 传播途径 蔬菜 菜农 有效防治 
增强转录后基因沉默,抗病毒产品升级迎来喜讯
《农化市场十日讯》2020年第10期46-47,共2页
植物病毒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病毒的种类多,且多有混合发生,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常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有效控制植物病毒病,人们采用了各种措施,包括轮作、种子脱毒、抗病品种选用、杀灭传毒介体及化学防治等,...
关键词:植物病毒病 抗病毒物质 化学农药 抗病品种 传毒介体 抗病毒药剂 环境优化 转录后基因沉默 
蔬菜主要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被引量:17
《中国蔬菜》2020年第3期90-93,共4页史晓斌 张战泓 欧阳娴 张松柏 张卓 彭静 张德咏 刘勇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3-D-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932,3167200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J30014)。
蔬菜病毒病已成为制约我国蔬菜产业稳定发展的重大病害。采用蔬菜主要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清除田间带毒杂草和植株病残体、培育无病毒种苗、防控传毒介体昆虫三大关键技术及配套措施,每667 m^2可减少农药用量50%,且该技术推广应用...
关键词:绿色防控技术 病残体 毒杂草 传毒介体 病毒病 蔬菜产业 地域限制 农药用量 
番茄和辣椒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现代农业》2015年第12期41-42,共2页张秀敏 
病毒病是蔬菜常见的一种病害,发生普遍,发病迅速,素有"植物癌症"之称,防治上十分困难,一旦得病,不易控制,危害程度大。病毒在侵染寄主后不仅与寄主争夺生长所必需的养分,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疏导,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使植物的...
关键词:番茄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 寄主植物 花叶型 主后 白粉虱 植物病毒病 代谢平衡 传毒介体 农业防治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决不容忽视
《现代农业》2015年第1期21-21,共1页玄莲芳 
2014年春季,阜蒙县王府镇棚区有农户说,有几个大棚的番茄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柿子叶都呈佝偻状,展不开,不结果。于是,我站几名同志前去调查,因2012年在锦州开会时我看过这种病害,当时锦州地区的番茄正在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严重危害。所以...
关键词:曲叶病毒 王府镇 棚菜 春茬 阜蒙县 锦州地区 番茄植株 叶片边缘 顶部叶片 传毒介体 
不同目数防虫网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效果初报被引量:1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3年第12期54-55,共2页张桂娟 何立月 张超 姜帆 林雪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危害番茄的一种爆发性、毁灭性病害。2009年在北京市大兴区首次发现后,相继在北京的13个区县扩散蔓延,对秋季番茄生长带来很大影响。为了防控该病的发生,一般多从控制传毒介体烟粉虱的方法入手。其中包括,在保...
关键词:大棚番茄 防虫网 病毒病 防控 目数 黄化 毁灭性病害 传毒介体 
玉米粗缩病发生与防治技术被引量:1
《种业导刊》2012年第9期23-23,共1页王晓静 
玉米粗缩病俗称“坐坡”、“万年青”,被称为“玉米癌症”,是由玉米粗缩病素毒(MRDV)侵染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在自然条件下,灰飞虱是主要传毒介体,属持久性传毒。该病一般可造成玉米减产10%~30%,严重者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 防治技术 传毒介体 万年青 病毒病 灰飞虱 持久性 减产 
山东省小麦黄花叶病的突发与防控措施被引量:14
《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10期95-97,100,共4页赵玖华 徐德坤 尚佑芬 刘永超 辛相启 齐军山 王升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4);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项目
2012年3月山东省部分县市突发小麦黄花叶病。该病由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和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侵染所致,两种病毒均由禾谷多黏菌以持久性方式传播为害。防控措施主要是选育推广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减轻病害发生。
关键词:土传小麦病毒病 传毒介体 防控措施 
大棚番茄慎防斑萎病毒病
《现代园艺》2012年第3期45-45,52,共2页汪香生 肖四方 
番茄斑萎病毒病在寄主植物之间的自然传播主要是通过蓟马媒介以持久性方式传播,该病毒在媒介昆虫体内自行复制增殖,提高了病毒的传播效率。目前已报道至少有9种蓟马传播此病毒,其中西花蓟马是最重要的传毒介体。同时,高温、干旱有...
关键词:大棚番茄 病毒病 自然传播 西花蓟马 媒介昆虫 田间管理 寄主植物 传毒介体 
棚室番茄慎防斑萎病毒病
《吉林农业》2012年第1期76-76,共1页薛玉华 
番茄斑萎病毒在寄主植物植株间的自然传播主要是通过蓟马媒介以持久性方式传播,该病毒在媒介昆虫体内自行复制增殖,提高了的传播效率。目前已报道的至少有9种蓟马,其中西花蓟马是最重要的传毒介体。同时,高温、干旱有利于斑萎病的...
关键词:病毒病 棚室番茄 自然传播 番茄斑萎病毒 西花蓟马 媒介昆虫 寄主植物 传毒介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