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粉小蜂

作品数:40被引量:13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大荣彭艳琼吴文珊陈友铃徐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物多样性》《林业科学研究》《四川动物》《安徽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物多样性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榕树–榕小蜂协同进化中的非对称性相互作用及其集合种群效应被引量:1
《生物多样性》2012年第3期264-269,共6页路程 耿宇鹏 王瑞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408; 31000112);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CD104);西部之光;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科技专项(KSCX2-EW-Q-9)
在协同进化研究中,传统观点认为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对称性的,在进化过程中将形成一个稳定的均衡状态或进化稳定策略。然而,近来的观测和实验数据表明,物种间的协同进化可能存在非对称性相互作用,而且这种非对称性可能造成集合种群效应...
关键词:集合种群效应 传粉小蜂 非传粉小蜂 互利共生 非对称性 惩罚 
传粉榕小蜂与非传粉小蜂间寄主识别行为的趋同进化被引量:2
《生物多样性》2012年第3期324-329,共6页顾丁 彭艳琼 杨大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403;30970439;31120002);云南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11HB04)
在高度专性传粉的榕树-榕小蜂互惠共生系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非传粉小蜂,它们中的一些种类进入果腔后也能为榕树传粉,且在形态和物候上已与传粉榕小蜂发生了趋同进化。但其寄主识别行为是否也与传粉榕小蜂发生了趋同进化还不得而知。我...
关键词:榕树 榕小蜂 钝叶榕 寄主识别 行为趋同进化 专性传粉系统 
榕-传粉榕小蜂间的专一性与协同进化被引量:14
《生物多样性》2010年第1期1-10,共10页陈艳 李宏庆 刘敏 陈小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870361)
共生体系的长期维持引发了一系列进化问题,特别是共生双方的相互适应、协同进化成为进化理论的一大挑战。榕和传粉榕小蜂是目前所知的专性最强的共生体系之一,两者异常丰富的物种组成以及宿主多样的生活型为以上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
关键词:FICUS 传粉小蜂 物种专一性 协同成种 宿主转移 
榕小蜂食性分化与榕树―榕小蜂系统稳定性被引量:4
《生物多样性》2008年第6期525-532,共8页孙宝发 王瑞武 胡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272,307705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项目(“973”计划)(2007CB411600)
在榕树与其传粉小蜂组成的互利共生系统中,理解传粉小蜂与各种非传粉小蜂如何共存是解决这一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问题的关键之一。生态位分化被普遍认为是传粉小蜂与各种非传粉小蜂共存的最主要动力。而作为生态位分化中最基础的食性分...
关键词:榕树 非传粉小蜂 互利共生 食性 生态位分化 西双版纳 
垂叶榕隐头果内小蜂群落结构与生境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生物多样性》2006年第4期340-344,共5页白莉芬 杨大荣 石章红 彭艳琼 翟树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507;30200220;30170171)
垂叶榕(Ficusbenjamina)是一种世界上广泛栽培的绿化树种,但是关于其隐头果内小蜂群落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很少涉及。我们根据植被覆盖度和干扰程度差异在西双版纳州勐仑镇选择了3块不同的样地,采集垂叶榕隐头果180个,统计其中的榕小蜂种...
关键词:榕树 传粉榕小蜂 非传粉小蜂 共生 群落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