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歌

作品数:405被引量:26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彤吴晟熊辉杨四平罗振亚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武汉大学西昌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晚清“诗”与“歌”中的句法和意象——以传统诗歌的句法原理为分析基础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72-80,共9页谢君兰 
句法在语言层面的罗列直接关系到内在意象的生成。对中国传统诗歌来说,这主要包括了"独立性句法"所带来的简单与静态意象;以及"推论性句法"所带来的复杂和动态意象。以此为分析基础来看待晚清的"诗"与"歌",其中近体诗的句法有将新异的...
关键词:中国传统诗歌 静态意象 “诗” 句法 晚清 原理 动态意象 独立性 
永明新变与形式主义诗学的语言转向
《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167-173,共7页韩仪 
齐梁诗人群体针对齐梁时代的社会生活与诗文创作现实,以永明新变和宫体新变为核心,追求以诗文语言的声韵藻采展现"美的"物象和诗歌整体的韵味与趣味。相对于永明新变而言,创建讲求韵律和谐、藻色纷呈的文学语言本身固然是对传统诗歌的...
关键词:语言转向 形式主义 诗学 诗文创作 传统诗歌 “诗言志” 社会生活 诗人群体 
以文为诗:唐宋诗格的创变与整合被引量:8
《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187-197,共11页许总 
"以文为诗"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以散文化、议论化入诗,使传统文人诗体格出现重要创变;"以文为诗"作为一种诗学思潮,其涵盖唐宋两代的事实,又使唐宋诗史得以贯通与整合。"以文为诗"的发生,有复杂的时代、思想、艺术之构因,"以文为诗"的大...
关键词:“以文为诗” 唐宋 整合 诗格 传统诗歌 创作方法 创新意识 题材范围 
苏曼殊诗歌创作的中国传统与日本意象
《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106-110,共5页陈春香 
苏曼殊的诗歌不仅与中国诗歌传统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还有着明显的外来影响因素;苏曼殊笔下的日本,只有美丽的自然和女性,当时的社会现实与男性是缺失的,这不仅是诗人特殊身份的困惑,也折射了近代中日关系的真实,以及中国文人的文化心态。
关键词:苏曼殊 诗人 柳亚子 拜伦 中国传统诗歌 东居杂诗 诗歌创作 文学创作 意象 日本 
企图冲击新诗的几股思潮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151-152,共2页郑敏 
关键词:新诗 中国诗歌 思潮 传统诗歌 音乐性 主题 玩世 整体 崇高 真善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