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

作品数:3391被引量:226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开焱叶舒宪屈永仙南宫梅芳向柏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金陵神学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创世记》第1-2章中关于创造的神学思想
《金陵神学志》2020年第2期44-69,共26页林培泉 
《创世记》第1-2章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神学,反映了古代以色列人独特的信仰耶和华上帝是创造之主的神学观念。《创世记》头两章有两篇分别独立却又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创世故事。第一个创世故事是祭典作者所编辑,第二个创世故事则属耶典作...
关键词:《创世记》 创造 创造神学 创世故事 
《创世记》第1至2章中“创造”的词义研究
《金陵神学志》2019年第S1期85-100,共16页林培泉 
本文对《创世记》1-2章中出现的表达'创造'的三个词■(yatsar)(如创2:7,19)、■(‘asah)(如创1:27)和■(bara’)(如创1:1)进行了研究和解读,以帮助读者比较准确地把握《创世记》第1-2章所蕴含的创造神学的思想。
关键词:创造 
福音派妇女释经的进路:以《创世记》第34章底拿的故事为例(续)
《金陵神学志》2019年第2期145-157,共13页孟艳玲 
三、以《创世记》第34章底拿的故事为例大多数女权主义者对圣经经文的阅读,要么是反对经文本身,要么是反对过去以男性中心主义的解释者。无论是福音派还是激进派的妇女神学家都对男性为中心的释经历史持批判态度。但福音派妇女释经者对...
关键词:《创世记》 福音派 
福音派妇女释经的进路:以《创世记》第34章底拿的故事为例
《金陵神学志》2019年第1期80-86,共7页孟艳玲 
基督徒在研读圣经的时候,通常试图从中寻找伦理上的教导,而且传统上认为经文在伦理上对信徒的塑造和影响是有益的,并且基督徒对圣经经文的态度首先应该是相信和信任的。然而,妇女神学家们对圣经的态度并非如此。他们首先是怀疑,他们认...
关键词:妇女释经 底拿的故事 
遵行上帝旨意 关切爱护动物——对《创世记》9章4节中的禁止吃血(肉带着血)的理解
《金陵神学志》2016年第4期198-223,共26页权陈 
《旧约》中有许多经文表明上帝禁止人吃动物之血,因为血被视为代表生命。笔者就《创世记》9章4节中的禁止吃血进行解析,并引用许多神学家和圣经学者对此禁令的理解。错认为,同为受造物的人类应当遵行上帝的旨意,爱护动物,从而使人与动...
关键词:《创世记》9章4节 爱护动物 
底本学说与旧约研究
《金陵神学志》2015年第Z1期152-158,共7页冯少辉 
十八世纪之前,大多数的圣经学者都接受《五经》的作者是摩西的传统看法,但随着唯理主义兴起,有些圣经学者对经文中有些看似重复和矛盾之处,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五经》是在较长时期内经过几个阶段,由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资料和记录编撰...
关键词:《五经》 唯理主义 摩西 《创世记》 申命记 伊底 会幕 利未记 约西亚 利未人 
从文化的视角来评判耶弗他的许愿(士10:6-12:7)
《金陵神学志》2014年第2期13-21,共9页凯习德 杜娜娜 
挑战在《士师记》中,士师耶弗他战时的许愿和他献女儿为祭的故事,交织出现于他的生平故事中,整个叙事单元始于10章6节,终于12章7节,可谓是《旧约》中最扰人的一段经文。耶弗他为何要许下如此不合乎常理的心愿(unconventional vow)?为何...
关键词:耶弗他 士师记 《新约》 叙事者 《旧约》 亚扪人 基列 《创世记》 以色列人 希伯来文 
柏拉图:世界是一思想所创造
《金陵神学志》2013年第2期31-45,共15页第欧根尼·艾伦 天易 
对柏拉图而言,也如对基督徒而言一样,世界有一开端。我在绪论中说过,世界是被造的这一理念是基督教神学的基本信仰。护教士和教父们在《蒂迈欧篇》中看见柏拉图的创世故事时,他们说柏拉图或是读过摩西的书,(他们认为《创世记》是摩西所...
关键词:柏拉图哲学 蒂迈欧篇 《创世记》 感观 创世 智性 金陵神学志 受造之物 普罗提诺 斐多篇 
危机与希望——《创世记》第17章亚伯拉罕之约对被掳巴比伦犹大人群的回应
《金陵神学志》2013年第2期60-71,共12页汤士文 
本文根据一些旧约学者的观点,假定《创世记》第17章属于五经当中的祭典(P),成书于犹大人被掳巴比伦时期,然后运用社会科学鉴别学的释经方法来重构当时的社会历史处境并分析亚伯拉军之约对被掳巴比伦犹大人群的回应。作者的结论是《创世...
关键词:社会科学释经 被掳巴比伦 危机 亚伯拉罕之约 希望与鼓励 
试论基督教与石门坎大花苗文化调适留下的“后遗症”
《金陵神学志》2013年第1期98-118,共21页晏林斌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兴起了对中国的传教热潮,有大批的传教士涌入中国大陆。有的传教士来华后往返于各大城市间,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仆人和随从前呼后拥,走上层传教路线;而有的传教士则不顾身家性命地奔赴中国最偏远、最落后、"混...
关键词:文化区 基督教文化 苗文化 大城市 少数民族地区 威宁 苗族文化 花场 创世记 救赎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