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

作品数:60被引量:11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强李国强梅鹏云朱友舟吴玉梅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百科知识》《北京观察》《中国保安》《河北国土资源》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南方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磁山文化探索的反思与新释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2年第3期43-57,共15页段宏振 
一、问题的提出1972年,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的村民在村东洺河北岸的高台地上兴修水渠,意外发现了大量完整的石磨盘棒和陶器。1973年,河北的文物部门对遗址作了调查。1976年冬至次年春,磁山遗址第一次发掘。1977年资料刊布后,立即引起考...
关键词:仰韶文化 考古界 磁山遗址 文化面貌 石磨盘 河北省武安 个中原因 黄河流域 
裴李岗文化与磁山文化关系研究被引量:2
《南方文物》2021年第2期194-197,共4页李彦英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白洋淀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批准号:HB20KG005);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豫北冀南地区史前期社会的发展与文化演进研究”(批准号:S20B008)共同资助成果
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是年代相近,分布地域不同的两种考古学文化。自发现之日起两者的关系是学者们讨论的重点。本文结合近年来的一些新的发现,从陶器、动植物遗存、祭祀类遗存等方面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两者存在文化交流,但裴李...
关键词:裴李岗文化 磁山文化 文化交流 
北方距今八千年前后粟、黍的传播及磁山遗址在太行山东线的中转特征被引量:9
《南方文物》2018年第1期229-251,188,共24页李国强 
粟类植物的原初驯化发生于万年前后的桑干河-永定河和大清河-拒马河流域,在九至八千纪的暖、冷气候变化期间开始向外传播,至八千年前后已在西辽河流域、渭河上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早期的粟作种植。粟、黍遗存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别显...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早 中期 中国北方  黍的早期传播 磁山文化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