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武器

作品数:79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赵志强郭毅军李章勇王炳和郑思仪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重庆大学武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声学在非致命武器中的应用探究被引量:3
《电声技术》2020年第4期70-72,共3页孟蕊 康振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战争形式的复杂性,人们对非致命性武器的研究愈加深入。现代声学理论和传感器件的成熟,使得声学技术在非致命武器中得到广泛应用。非致命性武器是指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原理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降...
关键词:声学 非致命武器 次声武器 噪声武器 超声武器 
制敌于无形的次声武器
《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2018年第19期30-31,共2页颜士州 
曾有国外媒体报道:有一种次声波的武器,它发射后能使十几公里外的敌人瞬间死亡,甚至那些躲在秘密掩蔽里的人,都不能幸免。
关键词:武器 媒体报道 次声波 
次声武器真的存在吗?
《环球军事》2012年第17期71-71,共1页于振洋 
次声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听不到。科学家认为,自然界的次声可刺激侵略,制造混乱无序的状态。某些地区精神疾病和疯子人数异常增多也与自然次声有关。百慕大三角事故不断,可能就是波浪振荡产生的次声波影响到机组人员,从而...
关键词:武器 百慕大三角 精神疾病 自然界 次声波 科学家 
次声波及次声波武器的研究被引量:2
《硅谷》2011年第13期60-60,共1页张维 赵晶 
在分析次声波的特点和对人体危害的基础上,介绍次声武器的杀伤机理和特点,以及研究次声武器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次声波 次声武器 共振 定向聚焦 
次声波武器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2008年第Z3期21-21,共1页
声波武器是根据共振原理(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指振动体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或很接近时,物体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直接作用于人体,或利用声波的某些特性发挥其军事作用的新概念武器.目前军事...
关键词:次声波武器 固有频率 振动体 共振原理 可闻声波 新概念武器 次声武器 周期性变化 物理现象 军事领域 
无声杀手——次声武器
《财会月刊(下)》2007年第12期I0003-I0003,共1页郑德坤 刘辉 
当1908年第一个枪口消音器问世时,有人曾预言会出现无声的战争。但直到现在,即使最精良的消音器也不能做到完全消音,倒是有另一种真正无声的武器一次声武器。次声武器与传统的枪炮不同,它不是使用弹药,而是靠发射人耳听不到、眼睛...
关键词:武器 杀手 次声波 战争 
次声波与次声武器被引量:8
《生物学通报》2007年第7期3-5,共3页郭毅军 蔡绍皙 赵志强 李章勇 王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471041);重庆邮电学院科学基金(A2007-02;A2004-61;A2005-80;G2005-5)
综合国内外有关次声武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次声武器的分类、研究与应用,次声武器的作用机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方面的研究。由于次声武器的诸多特点,它在军事领域和公安、反骚乱、银行这些特殊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次声 次声武器 
无声杀手——次声武器
《财会月刊》2007年第12期82-82,共1页郑德坤 刘辉 
当1908年第一个枪口消音器问世时,有人曾预言会出现无声的战争。但直到现在,即使最精良的消者器也不能做到完全消音.倒是有另一种真正无声的武器——次声武器。次声武器与传统的枪炮不同,它不是使用弹药.而是靠发射人耳听不到、眼...
关键词:武器 杀手 战争 
物理武器制胜令人瞠目
《科技文萃》2005年第6期175-176,共2页江东 
"烤熟"人体的微波 "波武器"能发射特殊的光波、电波或声波.它包括光波武器、电波武器和声波武器.它们通常是"非致命性武器".有些则具有"致命性".波武器主要品种为微波武器、次声武器、噪声武器及激光致盲与烧熔武器.
关键词:物理 非致命性武器 声波武器 微波武器 主要品种 次声武器 激光致盲 光波 电波 
无声杀手——次声波和次声武器
《轻兵器》2003年第9期46-47,共2页王秉义 
次声波和次声武器 当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枪口消声器在1908年问世时,当时的报纸曾预言会出现无声的战争。然而直到现在,消声器始终没有达到完全消声,倒是有了另一种真正无声的武器——次声武器。次声武器与传统的枪炮不同,它不使用弹药,而...
关键词:次声武器 次声发生器 固有频率 消声器 低频声波 人类活动 声压级 脉动频率 人体 科学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