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

作品数:5607被引量:28056H指数:5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曾思齐朱教君朱筱敏刘发林肖化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林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百花山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的资源利用效率生长季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林业科学》2025年第4期69-80,共12页李钦渊 周泽园 李廷山 于海群 赵洪贤 刘新月 高瑶 刘鹏 查天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A0608103);生态监测网络运维与森林体验指数预报——北京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新建站数据管理(GJH-2024-015)。
【目的】探究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碳、光能、水分利用效率的生长季内季节变异特征、受生物物理因子的影响以及不同资源利用效率间的权衡关系,为预测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响应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在北京百花山国家级...
关键词:碳利用效率 光能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季节变异 权衡关系 
木材定量解剖研究新进展
《林业科学》2025年第2期204-218,共15页郭娟 焦立超 何拓 马灵玉 姜笑梅 殷亚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CAFYBB2021QC003);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课题(2023ZD0405905)。
木材解剖学是研究木材(次生木质部)中各类细胞形态特征、排列、比量、结构和功能的一门科学。在木材解剖学框架内,开展木材构造特征定量化研究,实现木材解剖信息的定量提取、挖掘、整合与应用,科学构建木材构造特征与树种生理功能、气...
关键词:次生木质部 木材解剖学 定量解剖 构造特征 高通量测试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典型群落土壤碳氮储量特征被引量:2
《林业科学》2023年第7期45-53,共9页张跃进 李沁谊 王好才 时伟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114);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1jcyjjqX0025)。
[目的]探究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典型群落的土壤碳氮储量变化特征,为该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代时间方法,在重庆市中梁山喀斯特槽谷选取弃耕地(弃耕半年)、草地(5~10年)、灌丛(15~25年)...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 天然次生林 自然演替 碳氮 含量与储量 
暖温带山地天然次生林演替序列根系呼吸速率对林地增温的响应被引量:2
《林业科学》2023年第2期10-21,共12页赵世魁 郭晋平 张芸香 
山西省国际合作项目(2015081001)。
【目的】通过增温对比试验观测天然次生林演替序列森林内不同层次植物根系呼吸速率生长季的变化,揭示森林演替和模拟增温及其交互作用对根系呼吸速率的影响,为森林更新过程中土壤碳循环对气候变暖响应机制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关键词:演替 林地增温 天然次生林 根系呼吸 暖温带 
中度火灾一年后马尾松林土壤碳库特征被引量:2
《林业科学》2022年第9期25-35,共11页罗斯生 罗碧珍 魏书精 胡海清 李小川 王振师 周宇飞 宋兆 钟映霞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A151501094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20780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GXNSFBA118108)。
【目的】分析不同林龄马尾松次生林在森林火灾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LOC)的动态特征及变化趋势,定量评价中度林火强度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可为定量研究中度林火对土壤碳平衡与碳循环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
关键词:森林火灾 马尾松次生林 林龄 土壤碳库 碳库管理指数 
太白山次生锐齿栎林地上生物量影响因素被引量:5
《林业科学》2021年第10期157-165,共9页庞荣荣 彭潔莹 闫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70038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452016139)。
【目的】分析和比较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均匀度)、结构多样性(胸径Shannon-Wiener指数、胸径均匀度、胸径变异系数和胸径基尼系数)以及环境因素对秦岭太白山北坡锐齿栎林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为促进秦岭...
关键词:锐齿栎林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地上生物量 
外源IAA对马尾松幼苗茎干次生生长的影响被引量:8
《林业科学》2021年第9期42-51,共10页周紫晶 范付华 尚先文 覃慧娟 王聪慧 丁贵杰 谭健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后补助(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261号);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17204087-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600302);贵州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GNYL[2017]007)。
【目的】对2年生马尾松幼苗进行不同浓度IAA喷施处理,结合生理生化、形态解剖结构及转录组水平变化等综合分析,揭示外源IAA对马尾松苗期茎干次生生长的影响机制,为阐明马尾松苗期茎干次生生长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可以为培育速生高...
关键词:马尾松 IAA 次生生长 转录组 
昆嵛山赤松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与赤松枯梢病的关联性被引量:2
《林业科学》2021年第7期111-120,共10页程元 梁军 谢宪 姜斌 冯琳 孙国文 张星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120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0682)。
【目的】明确赤松枯梢病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物种的关联性,筛选与赤松枯梢病呈显著关联的植物物种,为通过林分内植物物种组成改造来调控赤松枯梢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昆嵛山赤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置120块临时...
关键词:赤松 枯梢病 植物物种 种间关联性 
川西亚高山3种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氮组分特征被引量:10
《林业科学》2020年第11期1-11,共11页胡宗达 刘世荣 刘兴良 罗明霞 胡璟 李亚非 余昊 欧定华 吴德勇 
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017YFC0505004);四川省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重大科技专项(2018SZDZX0031)。
【目的】在土壤母质和气候相似背景下,探讨天然次生林内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含量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加深对天然次生林更新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变化的认识。【方法】在川西米亚罗镇夹壁沟林区,选...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氮组分 物种多样性 川西亚高山 
黑龙江帽儿山温带森林类型土壤非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被引量:3
《林业科学》2020年第10期11-25,共15页刘辉 牟长城 吴彬 张悦 井立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102)。
【目的】探讨东北温带8种森林类型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通量、非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年贡献率及增温潜势的规律,以期揭示森林类型变化对土壤非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方法】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温带帽儿山2种人工...
关键词:温带森林 人工林和次生林 非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 主控因素 增温潜势与年贡献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