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常绿阔叶林

作品数:40被引量:410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少麟方炜仲磊余作岳蔡锡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亚热带水土保持》《应用生态学报》《热带地理》《中国林副特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四川瓦屋山原生和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特征被引量:15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年第2期120-126,共7页包维楷 刘照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SCX 0 7 0 1 0 1 );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课题 (STZ 0 0 2 1 );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西南基地项目共同资助~~
利用野外调查资料 ,比较分析了瓦屋山中山段 (halt15 0 0~ 190 0m)自然恢复的次生和原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外貌、群落主要乔木物种组成、高度和径阶结构等特征 .结果表明 :( 1)恢复 42a的次生常绿阔叶林已基本形成中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
关键词:四川瓦屋山 次生常绿阔叶林 群落学特征 原生常绿阔叶林 自然恢复 群落生态学 生活型 叶型谱 
闽北次生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15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年第6期561-565,共5页陈辉 刘玉宝 吴承祯 游斌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F991)
应用聚集度指标、Iwao 方程和Taylor 幂法则模型等测定方法,研究了闽北次生常绿阔叶林9 个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闽北次生常绿阔叶林9 个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个体群...
关键词:空间分布格局 次生常绿阔叶林 聚集度指标 
广州罗岗村边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分析被引量:21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8年第2期107-114,共8页蔡锡安 彭少麟 曹洪麟 余作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330040;中国科学院重中之重;重点资助!06-04
根据广州罗岗村这次生常绿阔叶林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该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在1200m2的样地里有维管束植物引种,隶属于40科65属其区系特点具有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该群落分为乔木层(3亚层)、灌木层及草本层等层次乔、灌层种类较...
关键词:群落分析 次生常绿阔叶林 广州罗岗 
广州白云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动态被引量:16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6年第1期22-28,共7页彭少麟 方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中之重资助项目
根据对广州白云山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相隔6a的两次植被调查,分析了广州白云山次生常绿阔叶林在保护条件下,自然演变过程中的群落结构动态.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化主要以大量幼树进入第一层成树为特点;水平结构则以密度和盖度的增长为...
关键词:次生常绿阔叶林 群落结构 森林生态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