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作品数:377被引量:58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庞啸虎张建斌何清湖赵林冰徐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民间疗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贯煎加味治疗脏躁56例被引量:3
《中国民间疗法》2014年第10期50-51,共2页杨锦绣 
妇人无故悲哭,或哭笑无常,烦躁不宁,神志恍惚,频频哈欠,夜不能寐,称为脏躁。脏躁的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病治篇》:“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医宗金鉴》注:“脏,心脏也,心静则神...
关键词:妇人脏躁 加味治疗 一贯煎 《医宗金鉴》 金匮要略 
五味消毒饮治疗耳鼻喉科疾患三则被引量:3
《中国民间疗法》2013年第12期40-40,共1页李金山 
五味消毒饮出自清代吴谦所著《医宗金鉴》,主治诸疔"毒势不尽、憎寒状热仍作者",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五味药物组成.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通过对该方的应用,体会到该方不仅是治疗疔毒的重要方子,而且在耳鼻...
关键词:耳鼻喉科疾病 五味消毒饮 治疗 疾患 《医宗金鉴》 紫花地丁 临床工作 药物组成 
《医宗金鉴》人痘术探析被引量:2
《中国民间疗法》2013年第9期5-6,共2页程慧娟 章健 
起源、历史背景及传播影响 中国的人痘术最早于何时,学术界众说纷纭。武荣纶与董玉山合撰的《牛痘新书》(1884)认为最早是唐开元间(公元713~741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朱纯嘏《痘疹定论》(1713)则提到宋真宗时期...
关键词:《医宗金鉴》 天花 人痘术 种痘 
宣散通透法治疗顽固性湿疹验案两则
《中国民间疗法》2013年第10期33-33,共1页卜燕萍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疹具有多形性,易于渗出,自觉瘙痒,常对称分布和反复发作Ⅲ。属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浸淫疮记载:
关键词:顽固性湿疹 治疗 透法 炎性皮肤病 反复发作 对称分布 医学文献 医宗金鉴 
大七气汤合桂枝茯苓丸妇科疾病临床应用举隅被引量:1
《中国民间疗法》2013年第6期34-35,共2页李怀民 
笔者所用大七气汤摘自《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妇人一切瘕瘕病,上下攻疼七气汤,藿香益智棱莪术,甘桔青陈肉桂香。大七气汤药物组成:藿香叶、益智仁、京三棱、蓬莪术、甘草、桔梗、青皮、陈皮、肉桂心、
关键词:大七气汤 桂枝茯苓丸 临床应用 妇科疾病 妇科心法要诀 医宗金鉴 药物组成 益智仁 
龙胆泻肝汤在皮外科应用举隅
《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第12期36-37,共2页朱忠荣 
笔者根据"异病同治"之准则,以〈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所载之龙胆泻肝汤为基本方(方药组成:龙胆草10 g,连翘10 g,生地黄15 g,泽泻10 g,车前子10 g,木通6 g,黄芩10 g,黄连5 g,当归尾12 g,栀子10 g,甘草3 g,大黄6 g),治疗皮外科...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 皮外科 应用 外科心法要诀 异病同治 方药组成 医宗金鉴 疗效满意 
我是怎样炼成红升丹和白降丹的被引量:1
《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第3期80-80,共1页刘禄高 
四十年前我在背诵中医经典书籍时,在《医宗金鉴》一书里看到了红升丹和白降丹的炼制及使用方法,感到非常新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文化大革命"时期反对搞技术革新,只能找没人的地方按书中的步骤去操作,经多次努力炼出了红升丹,但白降...
关键词:白降丹 红升丹 《医宗金鉴》 中医经典 技术革新 
首乌养血熄风汤治疗荨麻疹
《中国民间疗法》2010年第8期33-33,共1页赵银安 张华 
关键词:养血熄风汤 慢性荨麻疹 何首乌 治疗 《医宗金鉴》 当归饮子 生地黄 刺蒺藜 
二味拔毒散在皮肤科的应用被引量:2
《中国民间疗法》2009年第12期12-12,共1页冯栓萍 
关键词:二味拔毒散 皮肤科 现代药理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宗金鉴》 杀虫止痒 抑制作用 清热解毒 
温胆汤的临床应用举隅
《中国民间疗法》2009年第5期28-28,共1页高旭芳 
关键词:温胆汤 临床应用 《备急千金要方》 《医宗金鉴》 虚烦不得眠 痰浊中阻 加减治疗 孙思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