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

作品数:1842被引量:4324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英杰王博李智勇聂相田徐晓晖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闺怨孤独意识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年第7期4-5,共2页张丽娜 王雅平 
《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诗蕴涵了浓厚的闺怨孤独意识。这种闺怨孤独意识主要彰显为:女性对男性依附关系的破坏造成了稳定生活的解体。产生这种意识的原因,在于夫妻社会角色定位的不平等即女性的社会从属地位。因此,只有切断女性对男性...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闺怨孤独 依附 男尊女卑 男外女内 从属 
现代汉语中“通感”修辞格运用分析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年第9期159-160,共2页胡海利 王国宏 
"通感"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通感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它总是"依附...
关键词:通感 修辞 依附 
奈保尔对后殖民语境中漂泊者的批判——解读短篇小说《格格不入的人》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90-91,共2页张晓敏 
印裔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的著名短篇小说《格格不入的人》通过讲述一个来到美国的印度厨师桑托什的经历揭示了印度存在的社会陋习,批判了后殖民语境中的漂泊者对他人的依附和对西方文化的拙劣模仿。
关键词:奈保尔 《格格不入的人》 社会陋习 依附 拙劣模仿 
浅析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中的女性语言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80-82,共3页艾玉婷 
苏童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作家,以写女性生活著称。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飘逸灵动、潇洒雅致的阴柔风格引领我们走进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从一个时代中去揣摩女性的思维变迁,把握红粉们的情感脉络也成为了阅读苏童作品的极大乐趣。语言...
关键词:苏童 女性语言 依附性 反抗意识 
依附、独立与交易——比较《倾城之恋》、《愫细怨》与《香港的情与爱》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年第3期89-90,共2页周丽娜 
本文通过比较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施叔青的《愫细怨》和王安忆的《香港的情与爱》,发现三篇小说以香港为叙事背景设置了相似的人物文化身份和文化关系,但三位女作家在相似的文化语境中展开了不同的思考。香港文化隐喻了无限可能的...
关键词:香港文化 女性命运 情爱故事 
反封建礼教面纱下的奴性本质——读鲁迅的《离婚》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42-42,共1页沈燕 
《离婚》是鲁迅于1935年11月6日创作的一部农村题材小说,后来收入他的小说集《彷徨》,向来评论都认为小说的主导思想是反封建的,是“五四”时期反封建主题的延续,本文试图从以往反封建主题的思考中走出来,为作品寻找一个新的解读...
关键词:反封建 奴性 依附 
无法回避的生命之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76-77,共2页李红 
田小娥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抗,其实质是在追寻一种传统的正常的家庭,她对父权的背叛只是为了改变妾的地位,达到妻的理想境地。求而不得,她不得不以性为交换筹码换取生存。她在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沦落,导致了她的反抗注定以悲剧谢幕。
关键词:女性解放 依附 困境 田小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