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

作品数:408被引量:1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伟刘学照刘江永皮后锋茅海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史林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日本政府对“天津外交”的认识与运用被引量:4
《史林》2019年第3期133-142,220,共11页邱帆 
明治初期日本政府趋向于通过总理衙门来解决外交问题,在历经琉球案交涉失败的教训之后,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李鸿章在对日外交中的地位,并开始接受以李鸿章为主体的“天津外交”,进而巧妙地运用它来为日本谋取利益。“天津外交”的核心是...
关键词:李鸿章 天津外交 日本政府 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政党观的演变及政党实践的变迁被引量:1
《史林》2014年第5期142-151,190,共10页陈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伊藤博文的政党观与其政党实践研究"的最终成果
伊藤博文作为藩阀政治家中开明势力的代表人物,经历与议会中民党的妥协和多次对抗,依据其与政党之间的势力对比和变化了的形势,作出顺应时势的判断,实现了其政党观的转变。可以说,政党观的变化促使伊藤作出相应的决策,同时又进一步促进...
关键词:伊藤博文 政党观 政党实践 政党政治 
伊藤博文宪政思想的形成与明治宪法体制的建立被引量:2
《史林》2013年第2期161-170,191,共10页陈伟 
1868年,伊藤博文在版籍奉还建议书中首度提及未来开设上院构想。随后在1871年赴美考察归国后,他提出以渐进方针进行组织改革及开设下院,由此产生了宪政思想的萌芽。1880年,伊藤博文提出宪法意见书,标志着其宪政思想的雏形已初露端倪。...
关键词:伊藤博文 宪政思想 明治宪法体制 
《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评介
《史林》1994年第2期74-78,共5页承载 
《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评介[日]山根幸夫著承载译译者按:山根幸夫(1921──)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古代及近代史研究者。1947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文学院东洋史学专业,以后相继在东洋大学、东京都立...
关键词:章太炎 孙中山 戊戌变法 东京大学 康有为 辛亥革命研究 梁启超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中国近代史研究 伊藤博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