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平面

作品数:150被引量:1220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崔之久刘耕年潘保田李吉均李德文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攀登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大青山晚白垩世以来的隆升历史被引量:22
《地球学报》2003年第3期205-210,共6页吴中海 吴珍汉 
国土资源基础研究项目"首都圈新生代构造 地貌演化及环境灾害效应"(编号 :992 0 2 6);国家攀登项目 (编号 :95 - 专-0 5;95 - 预 -40 )资助。
根据以裂变径迹年龄为主的热年代学方法和大青山地形剖面和盆地沉积资料分析 ,认为大青山地区晚侏罗世发生大型板内挤压变形之后在晚白垩世进入伸展构造控制的构造活动阶段。在伸展背景下 ,大青山主要经历了晚白垩世整体隆升 剥蚀和始...
关键词:大青山 晚白垩世 伸展构造控制 始新世 造山带 盆-山构造 裂变径迹 夷平面 
燕山及邻区晚白垩世以来山脉隆升历史的低温热年代学证据被引量:25
《地质学报》2003年第3期399-406,共8页吴中海 吴珍汉 
国土资源基础研究项目"首都圈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环境灾害效应"(编号992026);国家攀登项目(编号95-专-05;95-预-40)
本文根据以裂变径迹测年为主的低温热年代学方法,认为燕山及邻区在晚白垩世进入区域性伸展构造环境以来经历了造山带伸展裂解引发的6次强烈差异升降运动,分别发生在120~105Ma、95~85Ma、60~50Ma、38Ma左右、25~20Ma和10~5Ma,造成...
关键词:燕山 晚白垩世 山脉隆升 低温热年代学 裂变径迹 夷平面 地壳均衡 
夷平面、古岩溶与青藏高原隆升被引量:152
《中国科学(D辑)》1996年第4期378-384,共7页崔之久 高全洲 刘耕年 潘保田 陈怀录 
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利用夷平面重建,查明了高原抬升前从南向北海拔约变化在500~1500m之间。用洞穴再结晶方解石测得的20个裂变径迹年代数据证明主夷平面形成时代是19~7MaBP,并得到相关沉积和热构造事件间歇时代等验证。同样,通过上述资料证明青藏高原经...
关键词:夷平面 岩溶 裂变径迹 青藏高原 隆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