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作品数:228被引量:33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胡先贵靳大勇陆建平匡天涛王单松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外科理论与实践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病理诊断进展
《外科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王婷 王朝夫 袁菲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胰腺导管腺癌重要的癌前病变。IPMN诊疗决策的制定首先基于对IPMN相关病理学的深刻理解。本文围绕IPMN宏观检查、微观检查、分子检测及鉴别诊断四个方面...
关键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癌前病变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胆胰内镜技术在IPMN诊治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外科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3期281-284,共4页刘飞(综述) 杨玉龙 马跃峰(审校)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辽科发[2017]13号-484)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由胰腺导管内分泌黏液的高柱状上皮细胞乳头状增生形成的肿瘤,同时伴有主胰管或其侧支胰管囊性病变。目前认为是一类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恶变风险以及诊治...
关键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内镜 病理 顽固性腹痛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外科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5期429-431,共3页匡天涛 靳大勇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最早于1982年由Ohashi等[1]报道,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其命名为IPMN[2]。近年,人们对其生物学特征的认识随着病例数报道的不断增加而深入。本...
关键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诊断 治疗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治被引量:2
《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6期700-702,共3页包兆康 黄新余 郑起 王晓峰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是近年被认识的一种胰腺囊性肿瘤,约占胰腺囊性肿瘤总发病的21%~33%[1]。
关键词: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病理 诊断 外科手术 预后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附29例报告)被引量:6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期225-228,共4页胡先贵 金钢 刘瑞 张怡杰 邵成浩 唐岩 
目的:回顾性分析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的诊治经验及预后,以期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1993年5月至2006年8月,共29例IPMT病人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男17例,女12例。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分类以及术后随访情况。...
关键词:胰腺肿瘤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诊断 病理学 外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