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从无

作品数:636被引量:76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樊崇义王健段启俊姚显森向朝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民主与法制》编辑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资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存疑不起诉的固有优势
《法制资讯》2014年第2期4-4,共1页崔峰 
存疑不起诉的理论基础是"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1979年颁布的刑诉法并无相关的规定;1996年刑诉法贯彻疑罪从无原则,成为当年修法的亮点之一;2012年修改后刑诉法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存疑不起诉的适用条件和法定结果。事实上,存疑不起诉这...
关键词:不起诉决定 刑诉法 疑罪从无 无罪推定 补充侦查 固有优势 审查起诉 提请复核 制约机制 提起公诉 
人民法院审理宣告无罪案件的分析报告——关于人民法院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
《法制资讯》2014年第1期19-24,共6页马剑 
人民法院处于刑事诉讼的关键环节,也是防范冤假错案最重要的关口。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宣告无罪案件的及时发现和正确裁判,对于防范冤假错案有重要意义。本报告经过对2008-2012年全国法院宣告无罪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分析,从实证视角分析...
关键词:宣告无罪 无罪推定原则 刑事审判工作 无罪判决 自诉案件 公诉案件 公诉机关 疑罪从无 刑事案件  
坚持疑罪从无 确保司法公正
《法制资讯》2013年第10期38-41,共4页沈德咏 
要建构起适用于刑事诉讼各个阶段的疑罪从无思想和规则体系,使疑案出现时能够自动转入"疑罪从无"的运行轨道,不能排除合理怀疑则应作"从无"处理,能够排除合理怀疑则转入正常轨道运行并定罪量刑疑罪从无,就是在刑事司法中出现既不能排除...
关键词:疑罪从无 司法公正 刑事法治 规则体系 犯罪嫌疑 证据制度 无罪推定原则 证据规则 刑事证据 运行轨 
建立完善的冤错案件防治机制
《法制资讯》2013年第8期43-45,共3页赵秉志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司法机关提出了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明确要求。可以说,面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冤错案件。
关键词:防治机制 司法工作 司法案件 疑罪从无 司法机关 刑事诉讼法 侦查阶段 审判中立 审查起诉阶段 审判 
发现领导决定或致冤错案可越级报告
《法制资讯》2013年第Z1期55-58,共4页朱孝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突出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为此,要在思想上明确以下几点:要明确确...
关键词:政法工作 逮捕条件 检察机关 社会公平 犯罪事实 有罪判决 审查逮捕 疑罪从无 被追诉人 人民群众 
法院文化建设三说
《法制资讯》2012年第6期53-55,共3页徐爱国 
法院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包括法院的器物,又包括法院的制度,还包括法院的精神。法院文化虽然纷繁复杂,但是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这里从法院文化建设方式上考察,叙说法院文化建设的三类式样法院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既包括法院的器...
关键词:建设方式 法律学堂 会审公堂 疑罪从无 中国法院 基层法院 审判方式 对抗制 民事案件 审级 
一错再错:河南“赵作海”错案追踪
《法制资讯》2010年第5期44-46,共3页李丽静 
河南高院院长张立勇表示,这起案件有很多疑点,却出现了这样的判决,三家办案机关都是有责任的,是没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也没有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要认真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一定要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
关键词:办案机关 张立勇 汲取教训 疑罪从无 超期羁押 宣告无罪 无罪释放 补充侦查 佘祥林 剥夺政治权利 
还有多少赵作海沉冤未雪
《法制资讯》2010年第5期49-49,共1页李富永 
看似完备的司法体系,仍然遏制不了司法漏洞,出问题的又何止是司法体系本身?司法唯官命是从,没有人敢于维护真理犯颜抗上,再好的制度也会扭曲。
关键词:官命 非法证据 佘祥林 有罪判决 死刑立即执行 取证手段 疑罪从无 检察机关 河南商丘 取证方法 
为何赵作海案会“剑走偏锋”
《法制资讯》2010年第5期50-50,共1页王兰 
如果罔顾公平正义这些底线,佘祥林、赵作海的冤案不会终结,"亡者归来"的骇人怪事还会发生。
关键词:社会公正 佘祥林 剑走偏锋 超期羁押 检察机关 疑罪从无 执法行为 消隐 人民网 机关工作 
控辩地位平等方能防范错案
《法制资讯》2010年第5期53-53,共1页王琳 
诉讼制度的校正,仍然指向"公检法流水作业模式"向"控辩审三角结构模式"的转变,尤应扶正失衡已久的控辩关系。当辩护人也被赋予了与公诉人"平等的武装",当法官能够在控辩的交锋中保持中立与独立。
关键词:地位平等 诉讼结果 司法官员 提起再审 刑事诉讼制度 佘祥林 现代刑事诉讼 疑罪从无 作业模式 审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