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

作品数:21824被引量:46537H指数:6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成军刘妍侯金林骆抗先庄辉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传染病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24年版)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4年第7期385-394,共10页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赵英仁 李兰娟 张文宏 刘锦锋 曾庆磊 纪泛扑 
陕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18ZDXM-SF-037、2024SF-LCZX-14)。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订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以下简称2019版《指南》)对国内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流程的规范化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临床实践指南和共识需要随新研究证据的出现,及时更新以更...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治疗 预防 指南 更新 
白细胞介素-1β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胡小霞 秦波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20jcyj-msxmX0221)。
白细胞介素(IL)-1β是IL-1家族成员,主要为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多效促炎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促进机体多种免疫细胞功能活化。IL-1β基因多态性与HBV易感性和HB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此外,IL-1β的表...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肝细胞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结局中的预测价值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年第10期683-686,共4页高兴雪 张立婷 李俊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60132);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2YF7FA085);甘肃省中医药课题重点项目(GZKZ-2022-7);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院内基金(ldyyyn2020-02、ldyyyn2020-14);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资助项目(iGandanF-1082022-RGG014)。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自发清除率较低, 在HBsAg清除较长时间后, 由于体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存在, 部分患者仍可以检测到HBsAg。能够准确反映cccDNA的指标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乙型肝炎核...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 
青少年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的证据与必要性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年第9期614-618,共5页鲁凤民 曲春枫 
我国自1992年在全国开展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普种并于2005年纳入免疫规划以来, 垂直传播及婴幼儿时期早期暴露导致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显著减少。但我国目前仍属于HBV感染的中高流行区, 慢性HBV感染人数超过8 000万例。此外, 越...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 加强免疫 疫苗接种策略 
外泌体参与调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年第8期554-558,共5页胡洋洋 罗越 肖滢 王亚东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H2020206036);河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77756D)。
外泌体途径是介导细胞之间物质与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 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疾病发生、发展与预后转归。HBV可能利用外泌体生物发生途径增加病毒本身向周围肝细胞播散并帮助病毒逃避宿主免疫清除, 同时外泌体也可通过负载病毒信...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外泌体 抗病毒免疫 微小核糖核酸 
细胞信号共抑制分子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通路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年第6期426-430,共5页余东山 艾茂兴 宋志英 孙水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60113);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启动基金(B2117)。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病死率高,目前发病机制不明确,大量肝细胞坏死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除肝移植外,尚无特效治疗。细胞信号共抑制分子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HVEM)-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参与多种免疫细...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 B和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免疫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脏类器官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年第4期263-268,共6页陈金梅 沈乐而 陈洁 马思远 臧国庆 陈小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0615);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21140901100)。
目的: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和倒置胶体晶体聚乙二醇支架(ICC)为基础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肝脏类器官系统,并验证核苷类药物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将iPSC分化诱导成肝细胞样细胞(HLC),并接种至ICC中建立肝脏类器官系统。采用实时...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 肝脏类器官 HBV感染 核苷类药物 
三重基序蛋白家族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年第12期765-768,共4页罗海英 秦波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cstc2020jcyj-msxmX022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仍然是全世界主要的健康负担。它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并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HBV独特、复杂的基因组和复制模式,使其难以从体内被彻底清除。目前,α干扰素仍然是抗HBV...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三重基序蛋白 抗病毒 干扰素类 
孕产妇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再激活及其细胞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年第9期573-576,共4页许海丰 陈友鹏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JCYJ2019080918021143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机体的生理学变化面临HBV再激活的风险,近年来对于这一特殊人群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现就慢性HBV感染女性妊娠期及产后的HBV再激活定义、流行病学资料、影响因素和细胞...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再激活 妊娠 影响因素 细胞免疫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年第7期428-433,共6页张伟 商庆华 李元元 王福生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威胁,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是致患者死亡的2个主要并发症。虽然核苷(酸)类似物的广泛使用降低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病死率,但在功能性治愈方面仍收效甚微。随着技术的进步...
关键词: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疗法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