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观阳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晶体结构稀土LB膜酞菁铜苯基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化学》《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国稀土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η^5—C5H5)3Ln·OC4H8(Ln=Ce,Er)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化学学报》1994年第3期261-267,共7页陈文启 林观阳 夏巨松 卫革成 张引 金钟声 
用无水硝酸铈铵[(NH4)2Ce(NO3)6]与环戊二烯钠(C5H5Na)在四氢呋喃中接1:6摩尔比反应,得到(η^5-C5等5)3Ce·OC4H8;用ErCl3·nTHF与环辛二烯钾(C8H11K)按等摩尔比于-7...
关键词:环戊二烯 钆断 晶体 稀土络合物 
苯基稀土钆配合物的成键性质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第12期1601-1602,共2页孟庆波 李振祥 林观阳 陈文启 郭纯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苯基稀土钆配合物具有Ln-Cσ键,由于这类配合物不稳定且分离困难,故其研究工作开展得很少[1,2],其电子结构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最近,我们合成了新型的苯基稀土配合物C6H5LnCl2·nTHF(Ln=Pr、Sm、Gd,n=3,4)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3],本文报...
关键词:苯基 成键性质 INDO法 钆络合物 
油溶非对称取代酞菁铜的合成、表征及LB膜被引量:2
《无机化学学报》1992年第4期387-391,共5页林观阳 李文范 王新平 陈文启 沈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新的非对称取代酞菁铜配合物:4-(对羧基苯氧基)-三-4-(2,4-二特戊基苯氧基)酞菁铜(Ⅳ)和4-(邻氨基苯氧基)-三-4-(2,4-二特戊基苯氧基)酞菁铜(Ⅴ)。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顺...
关键词:LB膜 酞菁 酞菁铜 非对称 
SmCl_3(THF)_4的晶体结构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1992年第3期200-203,共4页林观阳 卫革成 金钟声 陈文启 
稀土化学和物理开放实验室资助
标题化合物SmCl_3(THF)_4(M_r=545.2)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dd 2。晶胞参数为a=9.211(4),6=16.436(6),c=29.666(12);V=4491(3) ~3;Z=8,D_c=1.61g.cm^(-3),F(000)=2184,μ_c=30.3cm^(-1)。最终的偏因子R=0.063,R_(to)=0.062。Sm^(3+)...
关键词: 晶体结构 稀土 氯化物 
(η~5-C_9H_7)_3Ln·OC_4H_8(Ln=Nd、Gd、Er)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中国稀土学报》1992年第1期1-4,共4页夏巨松 金钟声 林观阳 陈文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合成了三茚基稀土配合物(η~5-C_9H_7)_3Ln·OC_4H_8(Ln=Nd、Gd、Er),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水解产物核磁共振谱及质谱表征,并测得了(η~5-C_9H_7)_3Nd·OC_4H_8(1)及(η~5-C_9H_7)_3Gd·OC_4H_8(2)的晶体结构。(1)、(2)均属六方晶系,P...
关键词:三茚基 稀土 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4-(2-甲氧基乙氧基)-三-4-(2,4-二特戊基苯氧基)酞菁铜的合成及其LB膜特性研究被引量:4
《应用化学》1992年第1期69-71,共3页林观阳 林琳 陈文启 李亚君 庞小敏 蒋大鹏 吕安德 华玉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LB膜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成膜分子的结构。铜酞菁衍生物具有大π键电子共轭体系,有明显的光电特性,成膜性好,很适于作LB膜气敏材料。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探明气敏特性与化合物结构间的关系,设计并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对其LB...
关键词:LB膜 合成 酞菁酮 非对称取代 
苯基稀土氯化物的合成及其表征被引量:1
《中国稀土学报》1991年第4期366-368,共3页林观阳 张玉明 陈文启 
稀土化学和物理开放实验室资助
1970年,Hart等首先合成了Sc(C_6H_5)_3、Y(C_6H_5)_3、LiLa(C_6H_5)_4和LiPr(C_6H_5)_4。1972年,Cotton等测定了[Lu(2,6-(CH_3)_2C_6H_3)_4]·[Li·4THF]的晶体结构。1986年,陈文启等人合成了Nd(C_6H_5)_3,Gd(C_6H_5)_3和LiNd(C_6H_5)_...
关键词:稀土 苯基 氯化物 络合物 晶体结构 
{[(μ_2—Cl)(C_5H_5)Sm(μ_2—Cl)]_2(μ_3—Cl](μ_4—O)Sm(μ_2—Cl)THF}_2^(2-)·[Li(DME)_2·Li(THF)_2DME]^(2+)·DME的晶体结构
《中国稀土学报》1991年第3期259-261,共3页林观阳 金钟声 卫革成 陈文启 
稀土化学资助;物理开放实验室资助
1977年,Bradley等人报道了稀土离子间以双氧离子(O_2^(2-))为桥的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类似的稀土离子间夹有氧离子(O^(2-))的金属有机配合物也相继有些报道,但本文提出的含有六个Sm^(3+)夹有两个氧离子的簇状配合物...
关键词:晶体结构 稀土 镧系化合物 配合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