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斌

作品数:24被引量: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皮锡瑞三礼礼学经学《周礼》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史林》《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唐都学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戴震“理欲之辨”的观念嬗革及形成动因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8期238-243,共6页汪楠 潘斌 
戴震的学术思想经历了对宋儒理学的信奉到存疑直至晚年激烈批判的巨大转变,晚年的戴震立志于建立自己的"新理学"体系,并以"理欲之辨"为焦点对宋儒展开了全面的批判,提出了"理存乎欲""体民之情,遂民之欲"的进步观点。探究戴震"理欲之辨"...
关键词:戴震 理欲之辨 宋儒理学 哲学体系 
孙希旦《礼记集解》的内容和特色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26-31,共6页潘斌 
孙希旦《礼记集解》于《礼记》各篇皆有新的解题,于《礼记》之文字、音义,多吸纳陆德明和郑玄之解义,并偶增己见。孙希旦《礼记集解》在前人之基础上,对《礼记》经文之断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礼记》所记名物颇为重视,考证颇为精详。...
关键词:孙希旦 《礼记》 《礼记集解》 
明清之际的学风与张尔岐的《仪礼》诠释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11-15,95,共6页潘斌 
张尔岐主张在经中寻得圣人之意,其所撰《仪礼郑注句读》以发明郑《注》、辨析贾《疏》为宗,一反宋明以来轻视汉唐注疏之治学理路。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于《仪礼》文字有校勘,其所撰《监本正误》和《石本误字》还对《仪礼》监本和石...
关键词:张尔岐 《仪礼》 《仪礼》学 
时代学风与宋儒通经致用的经典诠释取向——以“三礼”诠释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史林》2017年第3期30-40,共11页潘斌 
赵宋王朝建立之初所面对的是五代"礼废乐坏"之残局。鉴于道德陵夷、世风坏乱之社会现实,一些宋儒利用"三礼"来阐发人格理想、修身齐家、移风易俗。北宋庆历以后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不少宋儒积极著书立说,从"三礼"等古老的经典中寻找理...
关键词:宋儒 三礼 通经致用 
王安石《周礼》诠释的新义被引量:1
《唐都学刊》2016年第6期89-94,共6页潘斌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三礼诠释研究"(14CZX031)的阶段性成果
王安石诠释《周礼》以"新义"相标榜。王安石追求的"新",既有对《周礼》文字和经义重新诠释的学术意义,也有借《周礼》等经典为变法寻求理论根据的现实政治意蕴,更有对圣人之道、先王之法的尊崇。透过王安石诠释《周礼》的"新义",可以清...
关键词:王安石 《周礼》 诠释 新义 
郑伯谦《周礼》诠释的特色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1-24,共4页杨玲 潘斌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三礼诠释研究"(项目编号:14CZX031);2014年四川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系列成果(项目编号:14TD0039)
郑伯谦在从事《周礼》诠释时主张发挥义理而不事考证,切近人事而不疏阔,重视论辩而不喜征引文献。郑伯谦据《周礼》畅谈事功,讲求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义理。其借《周礼》对赋税、理财以及会计的论述,正是南宋江南经济文化发达的社会...
关键词:郑伯谦 《周礼》 永嘉学派 
司马光《书仪》的撰作及现代启示被引量:3
《唐都学刊》2016年第1期83-86,共4页潘斌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三礼诠释研究"(14CZX031)
《书仪》是北宋司马光所撰的一部士庶通礼,该书是司马光对北宋礼乐不兴的社会现状所作之反思,意在满足北宋家族伦理建设之需要。司马光对前代的礼书颇为重视,特别是对于集唐代礼制之大成的《开元礼》多有评论。司马光还充分照顾到了北...
关键词:司马光 《书仪》 礼仪文明 
王与之《周礼订义》的宋学特征及学术价值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6期1-6,共6页潘斌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三礼诠释研究"(14CZX031)
王与之《周礼订义》有着很强的宋学特征,其特别重视宋人解义,大胆怀疑前人注疏,多阐发义理而少从事考据,认为《周礼·冬官》不亡,而是杂于五官。《周礼订义》采择宋人解义最多,是宋代《周礼》学文献辑佚之渊薮,今人可据其以窥宋代《周...
关键词:王与之 《周礼订义》 宋学 
张载礼学思想探论被引量:4
《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6期154-160,共7页潘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宋代‘三礼’诠释研究"(14CZX031)
受时代学风的影响,张载对"三礼"经文和旧注所做之诠释,有着明显的疑经倾向。张载对"三礼"经文和旧注提出的异议,旨在更好地复原"三礼"之文本,剔除"三礼"中不合先王之法的内容。张载的"三礼"诠释有着很强的经世致用倾向。其推崇《周礼》...
关键词:张载 三礼 疑经 经世致用 理学 
朱子《家礼》的编撰及现代启示被引量:5
《孔子研究》2015年第5期137-143,共7页潘斌 屈永刚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三礼诠释研究"(项目编号:14CZX031)的阶段性成果
朱子《家礼》是应宋代礼仪的世俗化和士庶礼仪的需要产生的。《书仪》和《五礼新仪》在推行中受到冷遇,亦是朱子编撰《家礼》的重要原因。相对于《书仪》来说,《家礼》的优势在于没有繁文缛节,亦没有连篇累牍的考证,易为普通大众所接受...
关键词:朱子 《家礼》 《书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