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元江

作品数:21被引量:12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赤泥废弃物粉煤灰综合利用海绵钛生产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冶金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轻金属》《岩石矿物学杂志》《贵州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开放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某锰银矿特征及湿法分离实验研究被引量:3
《矿冶工程》2015年第2期111-113,116,共4页赵成东 王宁 顾汉念 温汉捷 田元江 
贵州重大专项资助(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2])6016)
对云南某锰银矿的主要化学组成及矿石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选用硫酸亚铁作还原剂对银锰湿法分离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为-0.074mm粒级占70%~80%,硫酸初始浓度为250g/L,硫酸亚铁加入量为理论值的1.1倍,液固比为5...
关键词:锰银矿 湿法分离   银锰分离 
烧结法赤泥的物质组成与颗粒特征研究被引量:19
《岩矿测试》2012年第2期312-317,共6页顾汉念 王宁 刘世荣 田元江 
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筑科工合字第30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2]2329号)
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贵州烧结法赤泥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化学组成、物质组成、微观形态和粒度分布等基本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将烧结法赤泥...
关键词:赤泥 烧结法 物质组成 颗粒特征 
不溶性含钾岩石制备钾肥研究现状与评述被引量:26
《化工进展》2011年第11期2450-2455,2553,共7页顾汉念 王宁 杨永琼 田元江 
介绍了国内外主要含钾资源的种类,指出我国含钾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近年来从不溶性含钾岩石中提取钾的主要工艺技术,评价了各种工艺的优点及不足之处。指出开发利用不溶性含钾岩石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含钾岩石 钾肥 开发利用 制备方法 
赤泥天然放射性水平及在建材领域制约性研究被引量:22
《轻金属》2011年第5期19-21,共3页顾汉念 王宁 张乃从 万军 唐红峰 田元江 
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筑科工合字第30号)资助
叙述了固体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水平的不同测试方法,指出常用的放射性水平检测方法包括γ能谱法和元素转换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评述。运用上述方法对贵州某铝厂赤泥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进行对比研究。依据国家标准相关规...
关键词:赤泥 放射性 建筑材料 综合利用 
铜丝除钒精制四氯化钛废弃物中铌钽资源研究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第31期7728-7730,7749,共4页王宁 顾汉念 蒋颜 傅宇虹 田元江 
贵州省科技计划(黔科合GY字〔2010〕3027)资助
铜丝除钒精制四氯化钛所排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钒、铜、钛等资源。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废弃物中铌、钽含量也很高。其中铌含量可达到2.66%,钽含量可达到0.29%,远高于铌钽的工业品位,是一种新型的铌钽资源。该废弃物中的铌钽应为钛铁矿...
关键词:  四氯化钛 废弃物 
挤出成型工艺生产拜耳赤泥烧结砖研究被引量:1
《砖瓦》2010年第7期18-20,共3页张乃从 高遇事 刘恒波 田元江 
1概述 赤泥大宗利用一直是个技术难题,寻找赤泥的大宗利用技术,一定得与量大面广的行业相联系,烧结墙体材料行业就是这样一个行业。从烧结材料行业本身来说,由于所使用的原料主要为粘土和页岩,
关键词:烧结砖 挤出成型工艺 赤泥 材料行业 拜耳 生产 技术 利用 
挤出成型工艺生产拜耳赤泥烧结砖研究被引量:1
《砖瓦世界》2010年第7期42-44,共3页张乃从 高遇事 刘恒波 田元江 
1概述赤泥大宗利用一直是个技术难题,寻找赤泥的大宗利用技术,一定需与量大面广的行业相联系,烧结墙体材料行业就是这样一个行业。从烧结材料行业本身来说,由于所使用的原料主要为黏土和页岩,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的使用会...
关键词:烧结砖 挤出成型工艺 赤泥 不可再生资源 材料行业 拜耳 生产 技术 
拜耳法赤泥中锆石的形貌特征与意义
《矿物学报》2010年第S1期105-106,共2页顾汉念 王宁 刘恒波 傅宇虹 唐红峰 田元江 
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筑科工合字第30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GY字[2010]302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资助项目(2009)
拜耳法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铝土矿经苛性碱浸渍处理后所产生的工业残渣,每生产1t氧化铝就有1.0~1.5t的赤泥产生(毕诗文,2007)。全球每年产生的赤泥超过1.2亿吨,我国赤泥的年排放量在3000万吨左右。
关键词:拜耳法赤泥 锆石 铝土矿 形貌特征 氧化铝生产过程 放射性元素 重组分 工业残渣 钍含量 浸渍处理 
贵州铝厂拜耳法赤泥物相组成研究被引量:6
《矿物学报》2009年第S1期397-397,共1页顾汉念 王宁 万军 龚国洪 田元江 
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筑科工合字第30号)
关键词:拜耳法赤泥 贵州铝厂 物相组成 烧结法赤泥 重组分 低品位铝土矿 拜尔法赤泥 可溶性组分 轻组分 组成研究 
赤泥综合利用及其放射性调控技术初探被引量:30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9年第2期128-130,共3页黄迎超 王宁 万军 林剑 刘邦煜 顾汉念 李和平 田元江 
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废弃物,目前尚没有对其进行大规模利用的成熟技术。本文通过对赤泥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研和分析,指出最有希望能充分利用赤泥的领域是建筑材料行业,但高放射性是制约其在此领域应用的技术瓶颈...
关键词:赤泥 环境矿物学 放射性 建筑材料 铝土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