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奚

作品数:84被引量:54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儒家荀子老子黄老之学道家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探索与争鸣》《中国德育》《哲学动态》《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齐文化、齐法家与儒学因素、法家之“法”(齐法家笔谈之三)
《管子学刊》2024年第4期5-19,F0002,共16页白奚 高专诚 马小红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重点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黄老道家研究”(23JDTCA06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先秦法家伦理思想研究”(21BZX106)。
与三晋法家相比,齐法家比较开明和温和,原因主要在于齐文化对近邻邹鲁之地儒家文化的接受,这也是作为法家主流的三晋法家在齐地难以施行的主要原因。但三晋法家在齐地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管子》中法家篇章呈现出来的复杂情况就是证明。...
关键词:齐法家 管子 儒学 晏婴 荀子 
荀子援法入礼的政治理论与稷下学术
《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23年第8期52-57,共6页白奚 
荀子在礼治的框架内引进了“法”作为礼治的辅助和补充,他的“法”主要是指法度、法则、规矩等刚性的、可强制执行的、可以稽查考核的制度,对于荀子的“法”,应该更多地关注其中“制度”的意义。此种制度化建设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
关键词:援法入礼 制度之法 稷下学术 援礼入法 礼法互补 
荀子援法入礼的政治理论与稷下学术被引量:2
《道德与文明》2023年第2期84-91,共8页白奚 
荀子在礼治的框架内引进了“法”作为礼治的辅助和补充,他的“法”主要是指法度、法则、规矩等刚性的、可强制执行的、可以稽查考核的制度,对于荀子的“法”,应该更多地关注其中“制度”的意义。此种制度化建设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
关键词:援法入礼 制度之法 稷下学术 援礼入法 礼法互补 
荀子的天人关系论与稷下学术被引量:4
《管子学刊》2023年第1期75-83,共9页白奚 崔元君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19JZD011)。
荀子的天人关系论与稷下道家的相关思想之间有密切的理论联系。荀子的“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官天地”“裁官万物”等重要思想皆吸取了范蠡、帛书《黄帝四经》、《管子》相关思想并对之进行了理论提升。同时,...
关键词:荀子 天人关系 稷下道家 《黄帝四经》 《管子》 
《恒先》的宇宙生成论及其思想价值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3期40-47,共8页白奚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19JZD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16ZDA106)。
《恒先》宇宙生成论的核心概念“恒”与“或”实为二位一体的关系,类似于《老子》的“道”与“二”,“恒”为本体论概念,“或”为生成论概念。“或”是最高本体“恒”在生成论论域中的代名词,以“或”为起点的生成论本质上是古代哲学中...
关键词:《恒先》 “或” “气” “有” 生成论 
《老子》对“虚”“静”的哲学提升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10期60-66,共7页白奚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公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编号19JZD011)的阶段性成果。
《老子》之前,“虚”“静”是两个普通词汇,虽有一定的意义抽象,但并未成为哲学概念。《老子》对“虚”“静”进行了关键性的哲学提升,使之成为描摹“道”的存在状态和“无”的表现形式的哲学概念。“虚”“静”由此被纳入关于“道”“...
关键词:《老子》 虚:静   
《恒先》的宇宙生成论及其思想价值
《船山学刊》2022年第5期15-27,共13页白奚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19JZD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16ZDA106)。
《恒先》宇宙生成论的核心概念“恒”与“或”实为二位一体的关系,类似于《老子》的“道”与“一”,“恒”为本体论概念,“或”为生成论概念。“或”是最高本体“恒”在生成论论域中的代名词,以“或”为起点的生成论本质上是古代哲学中...
关键词:《恒先》 “或” “气” “有” 生成论 
荀子对儒家道统思想的创新性贡献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40-44,共5页白奚 高冠楠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公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19JZD011)的研究成果。
荀子传承了孔、孟以来的懦家道统思想,对道统人物谱系的稳定和程式化进程有重要的贡献,对道统论的核心思想有深入的阐发。荀子援法入礼,摒弃了“法”中的暴力主义.突出了“法”的制度意义,论证了古之圣人“起礼义,制法度”,遂将制度意...
关键词:荀子 道统:法度 制度建设 
《老子》对“虚”“静”的哲学提升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22年第6期62-69,126,127,共10页白奚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公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编号19JZD011)的阶段性成果。
《老子》之前,“虚”“静”是两个普通词汇,虽有一定的意义抽象,但并未成为哲学概念。《老子》对“虚”“静”进行了关键性的哲学提升,使之成为描摹“道”的存在状态和“无”的表现形式的哲学概念。“虚”“静”由此被纳入关于“道”“...
关键词:《老子》     
帛书《黄帝四经》的阴阳思想及其思想史地位被引量:9
《文史哲》2021年第2期28-38,165,166,共13页白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16ZDA106);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稷下学派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19JZD011)的阶段性成果。
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将春秋以来的阴阳观念运用于指导社会活动,提出了"四时教令""阴阳刑德""阴阳灾异"和"阳尊阴卑"的重要思想,奠定了黄老道家阴阳思想的理论基础,这四项内容在《管子》和《吕氏春秋》中逐步得到了细化和丰富。从帛...
关键词:《黄帝四经》 四时教令 阴阳刑德 阴阳灾异 阳尊阴卑 阴阳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