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羲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长篇散文《寒夜》巴金研究《娘》郭沫若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文坛》《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郭沫若学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接受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年第1期174-184,共11页陈羲 陈思广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12YJA751003)成果
1935年5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创建于上海,之后陆续出版了'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译文丛书'、'现代长篇小说丛书'等多套质量优良、影响深远的书刊。与一般出版社的文化性质不同的是,文化生活出版社完全是由吴朗西、伍禅、丽尼和巴金...
她为什么“需要温暖”——《寒夜》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12期17-18,24,共3页陈羲 
曾树生是巴金长篇小说《寒夜》中的女主人公,作者对她进行了多方面的描写,塑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独特女性形象,修改作品时又在末尾特别加上了"她需要温暖"的话。本文即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说明了曾树生为什么"需要温暖"。
关键词:曾树生 汪文宣 《寒夜》 黑暗社会 
新世纪散文的新突破——论彭学明长篇散文《娘》的创新意义
《当代文坛》2014年第6期165-168,共4页陈羲 曾绍义 
长篇散文《娘》之所以引起"震动",主要在于它做到了立意新、笔法新、语言新,而这恰恰是散文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娘》的创新不但是新世纪散文创作的突破,也对散文的整体性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本文即从新的立意与"力之美"、新的笔法...
关键词:彭学明 《娘》 力之美 个性化 陌生化 
在真实历史的画幅中——读《毛泽东与郭沫若》
《郭沫若学刊》2014年第3期36-38,共3页陈羲 谭春霞 
在郭沫若研究中,郭沫若与毛泽东的交往无疑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敏感话题。尽管在诸如《郭沫若传》[1]《郭沫若学术论辩》[2]《郭沫若评传》[3]《郭沫若人格》[4]等多种著作中对其有客观公正的评述,但总有一...
关键词:郭沫若研究 毛泽东 画幅 历史 敏感话题 客观公正 
巴金的“理想主义”与巴金研究的理想——读李存光编《巴金研究文献题录(1922—2009)》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4年第2期316-318,共3页曾绍义 陈羲 
毫无疑问,巴金先生的一生是理想主义的一生,从他17岁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社会》(《半月》杂志1921年第17号),到他晚年抱病写出《随想录》,不断追求人类社会的自由平等,并高呼'今天还应当大反封建,今天还应当高举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