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华

作品数:17被引量:15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桑树育种三倍体人工三倍体多倍体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广西蚕业》《蚕桑通报》《江苏蚕业》《浙江农业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强桑2号的育成被引量:7
《蚕业科学》2012年第3期369-374,共6页吕志强 杨今后 计东风 杨新华 张正国 林天宝 朱燕 骆承军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No.CARS-22);浙江省"十二五"桑蚕育种协作攻关专项
通过人工诱导加倍桑树染色体的方法,获得丰产性能更优的桑树多倍体品种。将鲁桑系二倍体杂交组合塔桑×农桑14号F1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碱处理诱导出人工四倍体植株,经过对优良人工四倍体株系的选择、扩大繁殖以及区域适应性鉴定试验和农...
关键词:桑树品种 强桑2号 四倍体 化学诱导 丰产 抗逆 
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2号的育成被引量:16
《蚕业科学》2006年第3期307-311,共5页杨今后 杨新华 骆承军 朱俭勋 吕志强 周勤 潘美良 朱燕 
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971102285)
将鲁桑系二倍体桑品种桐乡青用秋水仙碱诱导成四倍体,以此为母本与广东桑二倍体伦教109号为父本杂交育成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二倍体桑品种荷叶白相比,其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36.9%;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10.8%,种茧育单蛾良卵数...
关键词:桑树 多倍体 育种 丰田2号 三倍体 
果桑品种“大10”的引种与栽培被引量:14
《蚕桑通报》2001年第4期12-15,共4页杨今后 杨新华 郭文军 陈乐阳 朱敏华 叶正酶 
果用及果叶兼用桑品种大10 ,三倍体 ,由浙江省从广东省引进。经在浙江省种植表明 ,成林桑园每667m2 可产鲜果约1000kg,果型大、味甜 ,无籽 ;同时还可产桑叶约1600kg,桑叶养蚕叶质较好。耐寒性较弱 ,易感桑椹菌核病。
关键词:桑树 果用品种 引种 栽培要点 大10品种 经济性状 农艺性状 
桑树雄性配子人工二倍化培育优良三倍体的研究被引量:14
《蚕业科学》2001年第3期177-180,共4页杨今后 杨新华 
浙江省重点攻关项目( 97110 2 2 85 )
在桑雄花初蕾的花粉单核期 ,用 2mg/LBA(6 -苄基嘌呤 )配制的 0 0 5 %~ 0 1%的秋水仙碱溶液 ,处理雄花序 7~ 8d ,诱导雄性配子二倍化 ,然后与正常的二倍体配子雌花杂交 ,其杂种苗木中三倍体植株的发生率约为10 %。用此技术初步培育...
关键词:桑树 雄性配子 二倍化 人工三倍体 诱变育种 
桑树多倍体育种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9
《浙江农业科学》2000年第6期304-308,共5页杨新华 杨今后 骆承军 
浙江省"九五"科技攻关课题 !(97110 2 2 85 )
本文简述了国内外桑多倍体育种的历史与现状 ,以及多倍体特别是三、四倍体的特征特性和经济价值。我国迄今发现有天然三倍体 64份 ,四倍体 13份 ,六倍体 66份 ,八倍体 2份和二十二倍体 1份 ,是桑多倍体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年我国桑多...
关键词: 育种 多倍体 桑树 
桑椹鲜果防腐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3
《蚕桑通报》2000年第2期13-15,共3页骆承军 杨今后 杨新华 
本文选用三种常用的防腐剂对桑椹进行防腐处理。结果表明 ,在常温下 ,3~ 5 %的丙酸溶液浸果 3 min具有较好的防腐作用 ;在 5~ 8℃的低温条件下 ,0 .5 %浓度的丙酸、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浸果 2 min均能达到较好的防腐效果。同时 ,温度...
关键词:桑棋 保鲜 食品防腐剂 防腐技术 
优质与高效是桑学科研究的主攻目标被引量:4
《蚕桑通报》1999年第4期13-15,共3页杨新华 杨今后 吕志强 沈国新 
桑是蚕业生产的基础。选用桑树良种不仅能提高单位面积产叶量,而且对提高茧丝质量有重要作用。以全年条桑收获、饲育为中心提高栽桑效率。优质与高效是桑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桑树 研究目标 质量 效益 优良品种 条桑收获 
两种不同亲本材料诱导的桑四倍体产叶量性状的差异被引量:8
《浙江农业学报》1999年第1期42-46,共5页杨今后 杨新华 骆承军 
研究表明,从杂种实生苗诱导的一些桑人工四倍体往往具有高产性状。用下列两种亲本材料及方法诱导四倍体:(1)用2mg/kg6BA配制的02%秋水仙碱溶液注射到无性系品种的膨芽或生长锥中,每天一次,3~4d;(2)用同...
关键词:桑树 育种 多倍体育种 四倍体诱导 产叶量 
桑树轻型收获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Ⅱ湖桑全年3次条桑收获的生物学依据被引量:1
《蚕桑通报》1998年第1期19-22,共4页沈国新 杨今后 吕志强 杨新华 骆承军 刘向阳 沈亚萍 厉水泉 
从桑园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及其累积值.全年干物质的收获量,田间氮素养分的贮存量等方面.研究了湖桑全年3次等量条桑收获的生物学依据。
关键词:湖桑 条桑收获 生物学依据 桑树 
桑树轻型收获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Ⅰ湖桑全年三次等量条桑收获技术被引量:2
《蚕桑通报》1997年第3期24-25,共2页沈国新 杨今后 骆承军 吕志强 杨新华 厉水泉 顾晓明 
通过改变湖桑品种的枝条剪伐与桑叶收获方式.设计了湖桑全年三次等量条桑收获的技术体系。桑树枝叶生长量满足条桑收获的要求。春、夏、秋桑叶收获量之比为1:0.91:1.33,全年产叶量比什叶收获增加21%。
关键词:湖桑 等量收获 条桑收获 桑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