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国传

作品数:54被引量:730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长江口悬沙黄河三角洲输移海岸侵蚀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学研究》《泥沙研究》《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三角洲近岸沉积物和悬沙的分布特征及其冲淤指示被引量:9
《泥沙研究》2016年第3期24-30,共7页胥维坤 陈沈良 李平 谷国传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EC-2012KYYW06);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CB95120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ZR2013DQ025)
以2013年7月黄河调水调沙期间三角洲近岸底质与同步悬沙资料为依据,探讨三角洲沿岸沉积物和悬沙的分布特征及其冲淤指示意义。研究表明,研究区底质和悬沙都由砂、粉砂和黏土3种组分组成,悬沙中的粉砂和黏土含量较底质高,而砂组分反之;...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沉积物 悬沙 粒度参数 岸滩冲淤 
海岛景观生态风险演变研究——以舟山朱家尖岛为例被引量:17
《海洋通报》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凡姚申 陈沈良 谷国传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5012)
受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岛景观生态风险处于不断演变之中。以浙江舟山朱家尖岛为例,基于1988-2014年间3期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景观分类,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并引入生态风险指数,分析景观生态风险及其演变。结果...
关键词:海岛 遥感与GIS 景观 生态风险 朱家尖岛 
历史时期苏北平原潮灾的时空分布格局被引量:5
《海洋通报》2016年第1期30-37,共8页张旸 陈沈良 谷国传 
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1202)
依据史料的灾害记实以及海岸变迁和人工海堤修筑记录,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分析历史时期苏北平原潮灾的时空分布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格局表现为:在新石器时代为弱灾期;汉时为易发期;隋至唐初为多发期;盛唐至宋以易发期为主,并兼有...
关键词:苏北平原 历史时期 潮灾 风暴增水 海面高度 旱期潮灾 
黄河三角洲沿岸日潮区的空间分布与潮汐特征被引量:4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5年第5期540-548,共9页张旸 陈沈良 谷国传 
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0CB951202)
该文基于黄河三角洲沿岸实测潮位数据,探讨了研究区域沿岸日潮区的空间分布与潮汐特征。全日潮的潮型特性和潮位曲线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北岸日潮区的西界位于老九井至106沟之间,东岸日潮区的南界位于现行黄河入海口南侧。半日...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日潮区 空间分布 潮汐特征 海岸带 
长江口北支悬沙浓度及输移的时空变化被引量:2
《海洋学报》2015年第9期138-151,共14页张二凤 陈沈良 谷国传 杨海飞 王如生 
科技部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业务课题(SKLEC-2012KYYW06);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2013FY112000)
本文基于4次洪枯季同步水文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长江口北支悬沙浓度的潮周期变化、垂向分布、纵向分布和悬沙输移及其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悬沙浓度的潮周期变化过程在大中潮期以M型(双峰型)为主,下段主槽内在大潮期多出现V型,上段...
关键词:悬沙浓度 悬沙输移 时空变化 长江口北支 
2012年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水沙扩散途径及范围被引量:6
《泥沙研究》2014年第3期49-56,共8页胡小雷 陈沈良 刘小喜 谷国传 
全球变化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010CB951202);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经费(SKLEC-2012KYYW06);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SKLEC-KF20120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ZR2013DQ025)
以2012年7月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海域4个连续测站的水文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区海洋动力状况、冲淡水范围及泥沙扩散机理。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径流的注入增强了落潮动力;径流在河口向外扩散过程中逐渐被海水掺混成冲淡水,冲淡水大面积...
关键词:黄河口 调水调沙 切变锋 悬沙扩散 快速沉积 
气候变化影响下苏北海岸的塑造过程被引量:5
《上海国土资源》2013年第2期41-49,共9页胡进 陈沈良 胡小雷 张林 谷国传 
国家科技部"气候变化影响下典型海岸冲淤过程及演变趋势"(2010CB951202);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EC-2012KYYW06)
根据史料记载和气象记录综合分析,结合气候变化的原因、特点和冷暖波动的规律,以及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差异,总结出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至今,气候有过7个冷期和8个暖期的交替变化。目前正处于地质时期的间冰期、历史时期的暖期和...
关键词:气候变化 冷暖期 苏北海岸 废黄河三角洲 蚀淤速率 海岸塑造 
连云港外航道海域环境演变与冲淤特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年第3期29-36,共8页张林 陈沈良 谷国传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010CB951202)
1855年黄河回归渤海,苏北沿岸陆源供沙基本断绝,连云港外航道海域逐渐成为冲刷性滨海环境。通过环境演化、地形地貌和波、流、沙等环境要素分析认为,1855年黄河供沙断绝后,在波-流联合作用下,研究区总体呈现冲刷态势;水体含沙量0.43kg/m...
关键词:外航道海域 环境演变 冲淤特征 连云港 
海口湾西海岸海滩沉积物与海滩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7
《热带海洋学报》2013年第1期26-34,共9页周晗宇 陈沈良 钟小菁 王道儒 陈燕萍 谷国传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905008)
海滩是砂质海岸重要的沉积地貌单元,其沉积特征和稳定性对于海滩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海口湾西海岸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阐述了该区域海滩沉积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比滩面高程数据和水下地形数据分析了该区...
关键词:海滩 沉积特征 稳定性 泥沙来源 波浪作用 海口湾 
广西钦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异特征与规律被引量:25
《热带海洋学报》2011年第4期66-70,共5页张伯虎 陈沈良 刘焱雄 谷国传 
广西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GX908-01-08)
根据2008年12月广西钦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结合沉积物结构、地形和水动力条件,探讨了沉积物的分布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钦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在横向上,自西向东呈现出西部粗、东部细,分选程度西部好于东部的特征;在...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 水动力 沉积分区 钦州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