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景生

作品数:63被引量:125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再生稻根系杂交水稻超高产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分子植物育种》《福建稻麦科技》《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红米品种选择的分子标记设计
《福建稻麦科技》2022年第2期19-22,共4页刘盼 江良荣 黄荣裕 黄育民 王侯聪 郑景生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2020NZ08016)。
红米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能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提高红米品种的育种效率,研究基于水稻第7号染色体上红米与非红米种皮基因序列差异,设计出3对水稻红色种皮的分子标记HS-1、HS-2和HS-3,这3对标记可准确鉴定水稻红米和非红米品种或杂交...
关键词:红米 种皮 分子标记 品种 
应用香型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优质香稻新品种佳福香占被引量:6
《福建稻麦科技》2021年第2期7-10,共4页郑景生 江良荣 黄荣裕 王侯聪 黄育民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2017-2020)(fjzycxny2017004);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专题(2020NZ08016)。
优质香米因其品质好、有香味、市场价格高而备受消费者重视。佳福香占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佳辐占//象牙香占/R207///佳辐占的杂交组合,应用香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系谱法选育成的晚稻中熟长粒形优质抗病香型常规籼稻新品种,品质...
关键词:香稻 优质 香味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再生稻佳辐占低桩机割再生分蘖节根的萌发特性被引量:2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5期658-663,共6页姜照伟 郑景生 沈如色 解振兴 俞道标 李义珍 黄育民 王侯聪 
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专项(2015R1021-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团队项目(STIT2017-3-3);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CRP17031)
为探索低桩机割再生稻高产途径,研究了水稻品种佳辐占再生分蘖节根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头季低桩机割后再生季成穗分蘖为倒4、倒5节分蘖及其子蘖;倒4、倒5节分蘖有4个发根节,子蘖有3个发根节,每节萌发5~8条节根.各节节根萌发有恒定叶龄...
关键词:再生稻 分蘖 节根 生长规则 
稻米垩白性状的QTL检测、上位性及环境效应分析被引量:4
《分子植物育种》2017年第4期1385-1394,共10页江良荣 黄荣裕 黄育民 王侯聪 郑景生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60014);厦门大学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2010121088;2013121-040)共同资助
水稻的垩白性状是当前限制中国稻米品质提升的最主要因素。研究垩白形成机理及遗传特性,将有利于提高育种中垩白性状的改良效率。本课题组先前构建了广陆矮4号/佳辐占重组自交系(GJ RIL)及遗传图谱。本研究连续2年在上杭县和龙海市两地...
关键词:水稻 垩白 数量性状遗传座位 上位性分析 
2个再生稻品种机械化生产的产量构成分析被引量:4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6期853-859,共7页廖海林 郑景生 李小萍 解振兴 黄信恩 李义珍 黄育民 王侯聪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3NZ0002-2);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CRP17031)
为探索再生稻机械化生产的增产途径,在潭香稻谷专业合作社对甬优2640和佳辐占两品种的双季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甬优2640矮秆抗倒,穗大粒密,双季产量分别为(10 598±1 433)和(10 126±1 527)kg/hm2;佳辐占熟期短,适应闽北安...
关键词:再生稻 产量构成 相关分析 机械化生产 
再生稻头季机割高度对再生季形态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福建农业学报》2016年第8期791-796,共6页郑景生 沈如色 李小萍 李义珍 王侯聪 黄育民 廖海林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2013NZ0002-2);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CRP17031)
为探索再生稻机械化生产中头季机割高度对再生分蘗生育的影响,设置头季机割高度试验,结果表明:(1)再生分蘗由头季稻桩上的茎生腋芽萌发而来。头季采用低桩机割(割桩高度12cm),割去倒2、3节腋芽,再生季成穗分蘗为倒4、5节腋芽萌发的分蘗...
关键词:再生稻 留茬高度 机器割桩 再生分蘗发育 
一种高效省本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的建立——以水稻为例被引量:8
《福建稻麦科技》2015年第3期4-8,共5页王运斌 江良荣 黄荣裕 黄育民 郑景生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2012J01153);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11N5013);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3NZ0002-2)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已广泛用于DNA片段检测。介绍一种本实验室改进的高效省本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方法,该法将固定和染色两步骤合并,整个银染过程只需16 min即可完成。同时,该法无需使用无水乙醇和冰乙酸,减...
关键词: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 银染 
再生稻‘佳辐占’再生季施肥试验初报被引量:4
《福建农业学报》2014年第7期646-650,共5页廖海林 熊顺贵 郑景生 吴隆灿 黄信恩 姜照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1BAD16B14);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技术体系建设(闽财指[2009]528号);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CXTD-1-1301);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项目(CRP17031;CRP17031/R0)
为提高再生稻‘佳辐占’的再生季产量,设置施氮量试验。结果明确,再生季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在供试条件下,适宜的施氮量为138kg·hm-2,其分蘖萌发率显著提高,再生季穗数达到头季穗数的2.4倍,再生季产量达到接近头季产量的水平...
关键词:再生稻 分蘖 氮肥 施肥技术 
籼型多分蘖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相关生理特性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3期420-425,共6页陈芳育 江良荣 郑景生 黄荣裕 王侯聪 黄育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10Z17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0121088);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项目(2007N2005);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8NZ0001-1);福建省农业科技重大项目(2011N5013)
籼型多分蘖矮秆突变体"佳禾丛矮"(Jiahecongai,JHCA)是本研究室在进行成熟花粉辐照诱变育种过程中发现的.遗传分析表明,JHCA同时携带互不等位的半矮秆基因sd-1和另一个由核基因隐性突变造成的多分蘖矮秆基因,暂命名为xmd(t).从JHCA与野...
关键词:水稻 多分蘖矮秆 遗传分析 生理特性 
优质早籼稻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被引量:3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465-470,共6页王侯聪 邱思密 黄育民 江良荣 郑景生 陈如铭 钟新斌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7AA10Z179;2002AA211091);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2006跨04);农业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02EFNZ16900762);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04NZ01-3;2008NZ0001);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8N0122);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2007N200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J0291);福建省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2005-03);福建省水稻育种八五;九五;十五攻关项目;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083003);厦门市农业局项目(2009年;2010年);厦门大学科技创新(重点)项目(XDKJCX20051001);厦门大学科技创新项目(XDKJCX20063004);厦门大学创新平台建设项目(2010)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建立了以成熟花粉辐照诱变为主的水稻优质新种质技术;采用自创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新途径,积累了一大批长大粒低垩白为主要特点的优质籼稻新材料;应用SSR标记技术定位出多个籼稻品质性状的QTLs,并初步建立了实用的...
关键词:早籼稻 优质 佳辐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