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芬

作品数:81被引量:523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主题:渤海湾西岸全新世牡蛎礁沉积环境贝壳堤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学报》《地质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海洋地质前沿》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08专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渤海湾西北岸埋藏牡蛎礁体4.2 ka BP前后古环境重建
《中国地质》2024年第6期2042-2055,共14页商志文 李建芬 王宏 方晶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180610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89506)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越来越多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证实全新世存在一系列数十年至百年尺度的快速波动,而这种突然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4.2 ka BP气候突变事件在亚洲、非洲、北美洲以及地中海和南欧等地均有记录,...
关键词:渤海湾 牡蛎礁 硅藻分析 古环境重建 4.2 ka BP事件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渤海湾沿海低地第II海相层MIS5a阶段海侵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时间对比研究
《中国地质》2024年第6期2056-2065,共10页陈永胜 胡亦潘 姜兴钰 李建芬 商志文 方晶 王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73、4180610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89506、DD20211301)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 】渤海湾地区第II海相层的形成时代仍存争议,制约着该地区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本研究对该层进行光释光定年,以期标定准确的地层年代及对应的海侵期次。【研究方法 】以渤海湾西岸CZ80、CZ85、CZ66钻孔为研究对象,在岩心沉...
关键词:MIS5a海侵 全球海面变化 光释光测年 第II海相层 渤海湾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山东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6.8~0.004 Ma)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被引量:1
《中国地质》2024年第2期689-700,共12页郝秀东 劳月英 欧阳绪红 姜兴钰 王福 田立柱 施佩歆 陈永胜 王宏 李建芬 商志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076,U20A2048,4186102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GXNSFBA02626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23109);广西岩溶动力学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开放基金项目(KDL&Guangxi202204);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KLMC-201902);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NNU-KLOP-X1919,NNNU-KLOP-X2101)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海岸带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化石保存着丰富的地质环境信息,本文的目的是重建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关系。【研究方法】拟通过对HLL01钻孔的孢粉、淡水藻类、海相沟鞭藻、有孔虫内衬等微体古生物...
关键词: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环境演变 晚上新世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莱州湾 山东 
渤海湾海面变化
《华北地质》2024年第1期1-20,共20页王福 胡云壮 田立柱 施佩歆 李建芬 陈永胜 李勇 商志文 姜兴钰 袁海帆 杨朋 文明征 赵琰琳 杨怡 王宏 
国家重点基金课题:“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地质结构和岩相古地理研究(4229326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津冀沿海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DD2018950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黄渤海海岸带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区综合地质调查(DD20211301)”;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渤海湾全新世海面标志点研究与变化历史重建(41372173)”;“渤海湾西北岸4 ka BP前后古环境重建(41806109)”。
【研究目的】海面上升,是渤海湾泥质海岸带地区全新世海陆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重建海面变化历史,有助于预测今后的变化趋势。【研究方法】全球基于实际调查的建模研究,恢复了过去数万年来较高分辨率的海面变化历史、分析了导致...
关键词:历史海面变化 障壁岛型贝壳堤-潟湖盐沼过程终止 海面加速上升 可容空间增加 海岸线蚀退 
我国天然牡蛎礁现状及保护修复建议被引量:6
《中国地质》2023年第4期1082-1092,共11页杨朋 李建芬 王福 胡云壮 石保佳 王文宇 王宏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11301,DD20221727)资助。
【研究目的】牡蛎礁具有重要生态价值,掌握其现状对于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搜集整理中国和世界天然牡蛎礁调查研究成果,针对中国天然牡蛎礁现状、变化历史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海岸带 牡蛎礁 海洋 生态功能 生存现状 生态走廊 地质调查工程 
中国海岸20 ka以来的演替过程及趋势分析:对现代海岸生态保护修复的启示被引量:9
《中国地质》2023年第1期61-83,共23页王福 王宏 李建芬 汪翡翠 田立柱 于谦 黄昭权 方晶 胡云壮 肖国强 李畅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89506、DD20211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2293261)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为支撑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提出科学修复方案,需要掌握中国海岸自然演替总体规律和趋势。【研究方法】本文在系统梳理总结中国海岸演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钻孔综合研究、遥感解译和ArcGIS空间分析等手段,定量重建了末次...
关键词:海岸演化 海面 侵蚀 生态修复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海岸带 中国 
辽东湾沿海平原中西部晚更新世以来低速、快速沉积的差别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
《华北地质》2022年第3期22-28,35,共8页姜兴钰 马宏伟 李琰 杨大炜 李建芬 商志文 王宏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黄渤海海岸带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区综合地质调查(DD20211301)”。
研究河海相互作用下的沉积过程,对了解海岸演化过程和趋势、制定基于自然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东湾沿海平原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区,根据38个反映晚更新世以来海陆地层时空变化的海陆标志点(the land-sea change in...
关键词:辽东湾沿海平原 低速沉积 快速沉积 全新世海侵 
渤海LZK06孔25万年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3
《海洋科学进展》2022年第1期66-78,共13页王忱沛 李琰 商志文 姜兴钰 李建芬 胡克 王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渤海海岸晚更新世海侵事件的长石光释光年代学研究(4190737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北平原东部全新世海陆相沉积年代学与古环境对比研究(8204070);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启动项目——海岸带—浅海沉积物光释光年龄的粒度效应研究(2652018064)。
对渤海北岸大凌河冲积平原的LZK06孔上部60 m沉积物开展了粒度测试,分析了粒度特征变化规律,探讨了控制粒度特征变化的因素及其对环境演化的指示。结果显示,LZK06孔沉积物以下部陆相沉积和上部海陆交互相沉积为特点。LZK06孔沉积物粒度...
关键词:粒度 敏感组分 沉积环境 古环境变化 渤海 
渤海湾北岸海相贝壳AMS 14C测年与“驻留时间”被引量:2
《华北地质》2021年第4期23-27,共5页陈永胜 李建芬 杨朋 王福 田立柱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津冀沿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DD20189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渤海湾全新世海面标志点研究与变化历史重建(413721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渤海湾西北岸4ka BP前后古环境重建(41806109)”。
以渤海湾地区曹妃甸沿海全新统埋藏贝壳为研究对象,对比同一层位中不同形态贝壳的AMS;C年龄,总结贝壳形态-年龄差异及所指示的"驻留时间"。测年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同一地层中,用于测年的腹足类-单瓣壳-贝屑3种形态贝壳的年龄通常具有依...
关键词:渤海湾北岸 海相贝壳 AMS C测年 驻留时间 
渤海湾天津滨海新区围海造陆前后海底冲淤变化被引量:5
《华北地质》2021年第4期28-34,共7页田立柱 王福 裴艳东 李勇 施佩歆 姜兴钰 李建芬 商志文 王宏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津冀沿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DD20189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渤海湾全新世海面标志点研究与变化历史重建(41372173)”;国家自然基金面青年基金项目“渤海湾西北岸4ka BP前后古环境重建(41806109)”。
天津滨海新区2009—2010年实施了共计超过420 km;的围海造陆工程围堤建设,必然对该区的流场和侵蚀淤积产生影响。本文以2006—2009年海底地形地貌为本底,对比分析2015年海底地形地貌实测水深与浅地层剖面数据,结果显示,围海造陆外围海...
关键词:围海造陆 海底冲淤 岸线变化 滨海新区 渤海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