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也

作品数:27被引量: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建筑公共空间八卦乡村博物馆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建筑》《建筑与文化》《中国名城》《中国文化遗产》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景观感知评价与量化方法研究综述
《城市建筑》2025年第4期18-21,共4页许烁钰 李芝也 邓梭梭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1301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8360);厦门大学校长基金(20720232010)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景观感知评价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厚积薄发,研究方法日趋多元,但缺少对已有方法的系统梳理。因此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从现有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目标...
关键词:城市公共绿色空间 景观感知 评价方法 量化方法 研究进展 
老旧建筑的更新改造与节能设计研究
《安徽建筑》2025年第2期80-83,共4页徐霄 李芝也 
文章以厦门市深田社区双恩堂的部分建筑体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栋空置建筑进行结构的更新改造以及节能改造分析,使其满足现代社会的使用需求,以期为和该建筑现状相似的具有保留价值的空置建筑的改造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老旧建筑 结构更新 节能改造 能耗降低 
城市微尺度风环境与空气污染物传播模拟方法研究
《建筑与文化》2024年第10期128-130,共3页居可欣 李芝也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项目课题4(课题编号:2022YFF1301304);厦门市建筑遗产保护智能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开放基金项目(课题编号:IAITAHP2023004)。
聚焦城市微尺度风环境与空气污染物模拟的研究成果,运用CiteSpace软件,以WOS和CNKI为数据库,对近三十年发表的2318篇英文文献和264篇中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中英文期刊研究成果,归纳出该领域内的四个主要研究趋势:微尺度气流特性的...
关键词:社区 城市街道 风环境 污染物 CFD 
城市室外空间热舒适度研究综述
《建筑与文化》2023年第12期2-7,共6页李芝也 邓梭梭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项目课题4(项目编号:2022YFF1301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52008360);厦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72021009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720232011)。
文章聚焦国内外学者在城市室外空间热舒适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运用CiteSpace软件,以室外热舒适度、室外热环境等关键词,对国内建筑学领域1991—2023年间的437篇期刊文献和国外1986—2023年间的2138篇期刊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国内...
关键词:城市空间 室外环境 知识图谱 热舒适度研究 
历史视角下鼓浪屿窗饰演变研究
《城市建筑》2023年第17期135-138,共4页申程浩 李芝也 柯桢楠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9J0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008360);厦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20720210093)。
文章以窗饰发展脉络作为鼓浪屿建筑遗产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窗饰样式、功能尺寸、文化内涵,对现存窗饰进行归纳梳理,从窗饰尺寸变化、装饰形势及色彩对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对窗饰发展历史的梳理...
关键词:鼓浪屿 窗饰演变 窗饰文化 建筑色调 遗产价值 
鼓浪屿西式洋楼拱廊风格与建构研究
《城市建筑》2023年第15期119-121,138,共4页郑辰嫄 申程浩 李芝也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时空间行为的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闽南侨乡村落为例”(2019J0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空间·行为互动’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综合评价与优化研究——以闽南侨乡村落为例”(52008360);厦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空间行视角下闽南传统园林空间体验与优化研究”(20720210093)。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鼓浪屿建筑风格的变化反映着闽南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风格之间的较量。研究通过实地测量拱廊建筑立面尺度,对比中西方建筑立面的构图比例,从拱廊建筑的结构、材料方面进行建构视角下的分析。发现鼓浪屿拱廊的变化与气...
关键词:拱廊 建筑风格 尺度 建构 
厦门鸿山公园雨天声景观优化研究
《城市建筑》2023年第1期22-25,54,共5页闫盛康 王波 李渊 李芝也 李昱庭 
2021年厦门大学校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资助。
本文从声景角度出发,以厦门鸿山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声景漫步、实地测量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公园的声景构成、景观节点的声环境及公众主观评价进行研究分析,结合视觉与听觉的交互影响,探讨鸿山公园声景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优化策略,在突...
关键词:鸿山公园 声景漫步 雨天声景 声景优化 
可变混响建筑声学设计“情景化教学”的探索
《城市建筑》2022年第11期121-124,共4页王波 林跃华 李芝也 吴晓雯 柯桢楠 洪晓强 邱鲤鲤 
厦门大学2021年教学创新项目及2021年校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资助。
可变混响音质设计是建筑声学本科教学的重头戏。将可变混响音质设计建筑声学课堂教学从教室移至厦门大学科艺中心音乐厅及报告厅现场,结合教学大纲理论和实验环节要求,力争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情景化教学”的教学氛围,从而加深学生对...
关键词:建筑声学 MLS扩散体 QRD扩散体 可变混响 音质设计 情景化教学 
基于数字技术的《环境行为学》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建筑教育》2022年第1期38-42,共5页李渊 黄竞雄 杨盟盛 梁嘉祺 李芝也 
新工科背景下,数字技术全方位融入建筑学课程体系中,并与主干课程联动发展。《环境行为学》作为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课程,具有相当程度的发展空间。本文探索了厦门大学基于数字技术的《环境行为学》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建筑新工科 数字技术 环境行为学 教学改革 虚拟教研室 
基于史学和建构视角的建筑遗产价值评估——以鼓浪屿八卦楼为例被引量:2
《中国文化遗产》2021年第6期86-96,共11页李渊 张娜 李芝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行为分析的景区人流模拟与空间优化—GPS与问卷结合的研究”(416711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遗产价值视角下的旅游者空间感知评价与优化研究”(4217121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融合眼动分析和主观评价的景区视觉感知研究”(2020J01112118)”共同资助。
建筑遗产的内涵及其价值评估标准体系包含"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建构视角是对建筑本体的关注,是"空间"层次横向的解读,传统史学视角是对建筑原型的溯源,是"时间"维度纵向的探析。基于这一视角对鼓浪屿八卦楼建筑遗产进行分析,结果表...
关键词:建筑遗产 价值评估 史学视角 建构视角 真实性 遗产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