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锤

作品数:42被引量:10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网络热词互联网新媒体新闻学信息传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新闻爱好者(下半月)》《东南传播》《编辑之友》更多>>
所获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前新闻门户网站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38-40,共3页李铁锤 王静静 
当前,新闻门户网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标题失范、内容空洞、新闻专题空有骨架、新闻评论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因此,今后新闻门户网站应杜绝"标题党",善用多媒体技术多角度呈现新闻;做有"血肉"的专题新闻策划;设立品牌栏目,放大原创性评论...
关键词:新闻门户网站 新闻标题 新闻专题 新闻评论 
网络热词:一种亚文化传播的民意表达被引量:30
《当代传播》2015年第3期85-87,共3页李铁锤 
网络热词多与负面新闻事件或不正常社会现象相关联,是一种典型的民意表达,其表达目的与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亚文化传播特征。本论文从网络热词的概念及表达方式与类型,为什么说它是一种亚文化传播的民意表达,网络热词生成的原因等三个方...
关键词:网络热词 亚文化 民意表达 
从发展新闻学视角塑造“我是建设者”意识
《媒体时代》2013年第8期21-24,共4页李铁锤 
一个从事三十余年新闻工作的老者来信,给当今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本不应该成为困惑的职业思考:新闻工作者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姿态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之所以说不应该成为困惑,是因为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工作者本身就应该具有清晰而...
关键词:新闻学 建设者 意识 新闻工作者 职业使命 新闻实践 职业责任 
陈独秀的平民报刊编辑思想探析
《编辑之友》2013年第1期109-111,122,共4页李铁锤 
在陈独秀的报刊生涯中,其创办及协办了《安徽俗话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十几种报刊,这些报刊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他的平民报刊编辑思想。中国文人向有托物言志的传统,因而,梳理其编辑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他的思想。同时,在平...
关键词:陈独秀 平民报刊编辑思想 体现 原因 评价 
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解释学分析被引量:1
《传媒观察》2012年第9期26-27,共2页李铁锤 李和平 
网络群体极化行为的生成皆依托于相应的新闻事件,网民对这些新闻事件理解时的"成见"则是造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从解释学视角分析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能造成网民群体极化行为的"成见"、"前理解"及其具体表现方式,并指出...
关键词:网络 群体极化 解释学 分析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内容与现实的偏差分析
《媒体时代》2012年第7期65-68,共4页李铁锤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近年来的热播形成了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东北现象",其成就值得肯定,但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东北农村电视剧的内容与农村现实存在很大的偏差。本文从两者的偏差以及电视的功能这一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东北 农村题材电视剧 内容 现实 偏差 
学术期刊集约化经营动因缺失问题探析被引量:8
《出版广角》2012年第7期54-55,共2页孙发友 李铁锤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纸质媒体的转型与升级"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号为2011WB026
解决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问题,集约化经营是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我国学术期刊走集约化道路缺乏必然的动因。因此,我国学术期刊走集约化之路,首先要明晰集约化过程中存在哪些动因不足的问题,这是解决此问题的前提。
关键词:学术期刊 集约化经营 动因 问题 
网络热词与网络流行语概念差异辨析被引量:18
《传媒观察》2012年第4期23-24,共2页李铁锤 
网络热词与网络流行语这两个概念在日常运用和学术研究中经常被当成同一概念相互混用,但两者毕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本论文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两者混用的现状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来对二者进行辨析。
关键词:网络热词 网络流行语 概念 差异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失下的广告发布乱象被引量:1
《传媒观察》2012年第2期28-29,共2页李铁锤 汤晓芳 
我国广告发布上多年来乱象丛生。对于这一乱象产生的原因,普遍的共识就是监管不严、法律缺位、广告从业者职业道德缺失以及专业素养不足等因素造成了这一乱象。但是本文认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乏也是造成广告发布上乱象丛生的重要原...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广告发布 精神 媒体作为 广告从业者 法律缺位 专业素养 道德缺失 
略论数字出版时代的编辑媒介素养被引量:4
《传媒观察》2012年第1期39-40,共2页陶克菲 李铁锤 
随着互联网、终端阅读器等具备把文字、图片、视频等表意符号集于一体的功能后,数字出版必将成为未来最主要的出版形式。但从数字出版的技术和内容来看,涉及到编辑方面如今存在着两大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传统出版业的编辑对出版新技...
关键词:数字出版 媒介素养 编辑 传统出版业 出版形式 技术素养 新技术 互联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