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敏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特色《四库全书总目》韩愈散文古代散文文学语言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教育》《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山西档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试析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的“衔接”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2年第6期62-65,共4页熊志敏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提到“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这也强调了中学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衔接”的需要。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学观念秉承着为分数而教,学生也为分数而学的思想,导致的结果只能...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内与课外的“衔接” 中学语文 
论《啼笑因缘》中三位女性爱情成败之原因
《今古文创》2020年第23期15-16,共2页熊志敏 
《啼笑因缘》是张恨水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书中描写了三位性格迥异的女性爱上同一个男子的爱情故事。这三位女性一个小鸟依人,一个侠气柔肠,一个独立自主,和樊家树之间的三段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令人向往的爱情”,更是震撼了数万读者的...
关键词:啼笑因缘 女性 爱情 成功或失败 原因 
论《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
《北方文学(下)》2018年第8期90-90,101,共2页熊志敏 
《呼啸山庄》是一步极具吸引力的小说,使人读完后有一种从阴霾中拨云见日的快感,这种魅力使每一个读者不会止步于初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也许第一次你会成为希思克利夫的盟友,敢于追求自己独特的爱情,认同他那种因爱而生...
关键词:叙述视角 叙述结构 叙述方式 
《四库全书总目》对唐代诗歌的评论与考证被引量:1
《山西档案》2017年第1期153-155,共3页熊志敏 
《四库全书总目》总结了古典形态唐诗学,是一部简明扼要的唐诗观,充分体现了清代唐诗学研究的学术水平,诗学批评内容丰富,对现代唐诗学的构建产生了积极影响。从诗歌史的角度上,其通过"推源溯流"、"比较批评"等有效批评方法,强调了诗人...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 唐代诗歌 唐代诗人 唐诗学 
高适、岑参边塞诗之比较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年第12期103-104,共2页熊志敏 
高适与岑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文学史上常以"高岑"并称。高适诗歌雄壮而浑厚古朴,岑参诗歌雄壮而奇巧瑰丽。但二人诗风在"悲壮"的总特征下,又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高适 岑参 边塞诗 比较 研究 
《诗经》视野中的男性世界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4期33-34,共2页熊志敏 
《诗经》中的男性形象并不缺失,但其长期得不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从文本出发,具体分析和综合把握诗中出现的诸多男性形象,寻绎《诗经》时代男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面貌,并力图从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揭...
关键词:《诗经》 男性世界 缺失原因 男性形象 
浅论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年第1期92-93,共2页熊志敏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就已经盛行。这一时期的寓言主要是为了表达一种哲学理论,或阐述某种思想观点。到了唐朝随着“古文运动...
关键词:寓言创作 柳宗元 春秋战国时代 文学体裁 哲学理论 思想观点 古文运动 文学形式 
《陌上桑》拟作初探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75-77,共3页熊志敏 
为了探讨《陌上桑》的创作接受史以及后世拟作与《陌上桑》本辞的内在联系,通过采用分类分析、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同时运用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对历史上众多《陌上桑》的拟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认为后世诗人大量模拟《陌上桑》...
关键词:《陌上桑》 拟作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韩愈散文的艺术特色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0年第14期14-15,共2页熊志敏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伟大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熔铸百家,“含英咀华”,出神入化,时时闪耀着独特精神的光辉,令人耳目一新。他对发展和完善古代散文的体裁种类和艺术形式,对丰富散文的表现方法和文学语言,做出...
关键词:散文家 艺术特色 韩愈 表现方法 艺术形式 古代散文 文学语言 散文作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