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作品数:12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城乡新中国成立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性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经济问题》《忻州师范学院学报》《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影响及推进路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73-83,共11页王晓东 王亚丽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数据生产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22YJC790133);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数字经济背景下山西省新就业形态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2023YY218)。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推动高质量就业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需要。高质量就业的本质是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实现劳动力供给与时代需求相融合,实现充分就业、公平就业和体面就业。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就...
关键词:数字经济 高质量就业 就业结构 
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4年第9期0018-0021,共4页王晓东 
山西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2021561);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LX2303)。
新时代,秉承新文科理念创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各大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新文科理念下经济学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养,并指出当前经济学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已与新时代对复合...
关键词:新文科 经济学 人才培养 
城乡融合发展视野下山西乡村振兴路径探索被引量:16
《人文地理》2022年第3期131-139,共9页王效梅 李繁荣 王晓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JL080);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1YJ038);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0YJ164)。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方向。在当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深入探究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准确地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
关键词: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路径探索 
新时代地方政府数字治理:问题及政策选择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62-67,共6页王晓东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大数据时代山西政府治理创新研究”(2020YJ164)。
数字治理是大数据技术与政府治理相互融合的新产物。推进地方政府数字治理是我国顺应数字革命潮流的战略抉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在,各地政府运用数字化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固有的经验决策治理理念、“数据孤岛”、基...
关键词:大数据 数字技术 地方政府 数字治理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山西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
《山西财税》2020年第7期58-60,共3页王晓东 
改革开放以来,无限供给的农村劳动力满足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对劳动资源的需求,为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不仅改变了城乡间的资源配置,也改变了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新时代,山西省...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山西农业 经济高速增长 资源配置 生态环境 山西乡村 农民工 化学化 
农村劳动力流动正向驱动乡村绿色发展研究——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的分析被引量:16
《经济问题》2019年第12期104-113,共10页王晓东 李繁荣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山西省乡村绿色发展路径及制度构建研究”(2018041006-4)的阶段性成果;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培育项目资助(2019SK074)的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劳动力经历了多元流动阶段,改善了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使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外源污染与农业面源的内源污染的双重夹击,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 乡村绿色发展 劳动力流动机制 生态农业 
新中国成立70年城乡关系演变及乡村绿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解读被引量:1
《理论与评论》2019年第4期66-77,共12页李繁荣 王晓东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山西省乡村绿色发展路径及制度构建研究”(2018041006-4);山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培育项目资助“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9SK074)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统一到城乡分离、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所揭示的规律。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也是我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继而向生态文明转...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 城乡关系演变 乡村绿色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 
山西省生态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山西财税》2018年第9期43-45,共3页王晓东 郝兆裕 
生态产品、工农业产品和文化产业产品被认为是人类三大产品。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虽然公众依靠经济发展逐渐告别了物资短缺,但是生态产品的短缺已然成为了经济稳健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生态产品 供给机制 山西省 经济发展 工农业产品 文化产业 生态环境 工业发展 
“发展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设计研究被引量:7
《生产力研究》2015年第11期110-113,共4页刘淑清 王晓东 
201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发展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2013086)
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于"发展经济学"课程,符合发展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既有助于学科建设,又是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发展经济学学科特点和课程体系目标,对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发展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宏观和微观教学过程程...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发展经济学 课堂教学 
研究性教学在“发展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中国商贸》2015年第12期144-146,共3页王晓东 刘淑清 
201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发展经济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2013086)
开展研究性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内涵,发展经济学课程宜采用研究性教学,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课题选择受限;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乏效率;课堂讲评学生研究结果影响正常教学计划;大学生对问...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传统教学 发展经济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