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辉

作品数:117被引量:95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桔小实蝇昆虫伴生菌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植保导刊》《热带农业科技》《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农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云南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旱季云南松松针水势变化规律被引量:2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3期433-438,共6页胡清 吕军 李水冰 廖周瑜 段焰青 刘建宏 叶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183)
近年来云南发生干旱,造成不同面积的云南松林受损.松针水势是反映松树体内水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松树水分代谢能力,与松树生长发育及抗逆程度密切相关,也是探索水分胁迫对树木抗性影响的主要参数之一.作者跟踪测定...
关键词:云南松 水势 环境胁迫 
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树的蛀干危害及致死机理被引量:10
《生态学报》2010年第8期2100-2104,共5页吕军 叶辉 段焰青 廖周瑜 母其爱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8CD070)
蛀干危害是云南切梢小蠹致死云南松树的关键环节。通过控制云南切梢小蠹蛀干密度,对云南切梢小蠹在自然条件下蛀干行为与危害进行了首次探讨。结果表明,云南切梢小蠹蛀干密度与云南松存活率呈负相关,蛀干密度直接决定云南松死亡或存活...
关键词:云南松 云南切梢小蠹 蛀干 
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生物学特性研究再报被引量:2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S1期135-139,共5页张宏瑞 叶辉 徐长山 
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是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危害云南松的重要蛀干性害虫.室内饲养和林间调查结果显示,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卵单产或聚产,多数在同一产卵孔内产卵1~2粒,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大,聚产的可能性随之增...
关键词:云南木蠹象 云南松 生物学特性 
云南三地区云南松泌脂量初步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734-737,共4页林雁 叶辉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9C00123M)项目名称为"云南松对纵坑切梢小蠹抗性生理生态研究"
通过对云南丽江、昆明和个旧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松脂分泌量的测定揭示,云南松泌脂量因地 域而有明显差异,泌脂量多少与所在纬度的高低存在负相关。在同一地点,云南松泌脂量随坡向不同而异。一般地 说,北坡的松脂流量...
关键词:云南松 松脂 泌脂量 环境因素 
干季中云南松对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Leptographium yunnanense)抗性的变化被引量: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9期84-88,共5页廖周瑜 叶辉 吕军 林雁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利用云南半帚孢测试了干季中云南松抗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云南松抗性的相对强弱与降雨量及环境温度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9 8和r=-0.462 7,|r0.05|=0.811,P>0.05.在干季前期,温度较低,降雨量偏少,松树...
关键词:云南松 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半帚孢(Leptographiurn yunnanense) 抗性变化 
松树感染云南半帚孢后韧皮中酶活性变化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84-87,共4页廖周瑜 叶辉 吕军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9C0012M)
云南松和华山松在感染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后,体内与抗病性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均明显升高 云南松自身的抗性酶活性较华山松的小,在感染后,酶活性的增加较弱,持续时间也较...
关键词:云南松 华山松 抗性 酶活性 云南半帚孢 蠹害 
云南横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研究被引量:24
《昆虫学报》2004年第2期223-228,共6页叶辉 吕军 Francois LIEUTIER 
欧盟基金项目 (IC18CT96_0 0 5 7);云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 ( 0 14 2 14 6)
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minor (Hartig)是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et的主要次期性害虫之一。 1980年以来 ,该虫与纵坑切梢小蠹T .piniperda(L .)一起在中国西南部大量发生 ,导致数十万公顷云南松林受害。本文报道了横坑切梢小蠹在云...
关键词:横坑切梢小蠹 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松 蓝污真菌 生物学 
云南木蠹象的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3
《昆虫学报》2004年第1期130-134,共5页张宏瑞 叶辉 徐长山 吕军 
云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 0 1 42 1 46 )
云南木蠹象PissodesyunnanensisLangoretZhang是我国西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森林蛀干害虫。该虫在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成虫于 6月下旬开始产卵 ,产卵部位为当年生或头年生枝梢。 7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 ,幼虫有 4个龄期。11...
关键词:云南木蠹象 云南松 生活史 生物学 幼虫龄期 
云南木蠹象蛹室在云南松树内的分布被引量:4
《林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684-688,共5页张宏瑞 叶辉 徐长山 
云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小蠹虫综合防治"(YKJ7-2)研究内容之一
云南木蠹象是我国西南地区新发现的云南松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云南木蠹象蛹室在被害云南松树木上的分布规律,反映了该虫幼虫和蛹在树木上的危害与分布。研究表明,云南木蠹象蛹室主要分布在云南松树木主干的中上部,其蛹室数量占主干蛹...
关键词:云南木蠹象 蛹室 云南松 分布 蛀干害虫 
不同温度下云南松对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的抗性变化被引量:2
《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第10期1747-1750,共4页廖周瑜 叶辉 吕军 夏元铃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999C0012M)
温度对云南松的抗性以及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的生长和致病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温度变化将导致二者之间的对抗力量的变化:在温度低于10℃和高于30℃条件下,云南松的生理代谢、抗性以及伴生菌的生长都将受到抑制,但伴生菌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大...
关键词:云南松 纵坑切梢小蠢 伴生菌 温度 抗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