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鹏

作品数:9被引量: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海面目标地缘政治无人艇水面无人艇地缘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国际安全研究》《当代亚太》《太平洋学报》《学习与探索》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海陆复合型大国崛起的“腓力陷阱”与战略透支被引量:14
《当代亚太》2018年第1期4-29,共26页姜鹏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项目编号:15JZDH032)以及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周边外交思想中的战略机遇期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GJC123)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地缘政治学与战略心理学进行交叉研究文章发现,面对海陆复合型崛起大国,海权霸主更多表现出"知觉警觉"的特征,而其周边陆权邻国则更多表现出"知觉防御"的特征。前者倾向于根据权力的结构性对崛起大国采取积极制衡,而后者倾向于根...
关键词:大国战略 强国外交 “腓力陷阱” 中美关系 印太战略 
伊斯兰世界U型认同与恐怖组织类型关联性研究被引量:4
《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第1期130-155,160,共26页姜鹏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项目号:15JZDH032)的阶段成果;第60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号:2016M601070)的阶段成果.
自"阿拉伯之春"以降,伊斯兰极端主义日益成为全球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的主要议题。以往的研究已经注意到极端宗教思想对"一失败,即溃散"的弥散型恐怖主义之影响,但对于弥散型恐怖主义生成根源、传播路径与扩散范围却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区...
关键词:弥散型恐怖主义 伊斯兰极端主义 国际反恐 一带一路 
海陆复合型地缘政治大国崛起的“威廉困境”与战略选择被引量:10
《当代亚太》2016年第5期66-86,共21页姜鹏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项目编号:15JZDH03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智库立项"(项目编号:HEUCFZ1614)的阶段性成果
在研究新兴大国关系的议程中,关于崛起国与守成国如何规避"修昔底德陷阱"的探讨很多,但是关于"威廉困境"是如何诱发"修昔底德陷阱"的研究却很少。文章通过将地缘政治学与大国崛起战略进行交叉研究发现:海陆复合型地缘政治崛起大国追求...
关键词:“威廉困境” “修昔底德陷阱” 区域海权 区域陆权 中国崛起 
海陆复合型地缘政治大国的战略选择与崛起成败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3期193-193,共1页姜鹏 
国际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利益交互系统,在系统中存在众多战略层面的施动一反馈模式。海陆复合型崛起大国的战略模式可以分为“区域陆权”战略、“全球海权”战略和“区域/全球海陆并举”战略。如果崛起大国尚未形成稳固的陆基周边环境,...
关键词:复合型 政治大国 地缘 交互系统 周边环境 最优选择 周边国家 国际体系 
海陆复合型地缘政治大国的战略选择与崛起成败被引量:6
《东北亚论坛》2016年第2期23-36,127,共14页姜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GJ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智库立项”(HEUCFZ1614)
国际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利益交互系统,在系统中存在着众多战略层面的施动—反馈模式。地缘政治大国的安全战略选择决定了它与体系其他主要成员间的互动方式,互动方式决定了其可能面临的结构性压力,并最终影响到大国崛起的兴衰成败。通过...
关键词:地缘政治 安全战略 崛起战略 中美关系 
角色认知与话语建构:美国选择性干预的政治逻辑被引量:7
《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4期23-34,共12页姜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劳威尔.托马斯西藏之旅与美国西藏话语研究"(14AGJ002)的阶段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方国家国际干预问题研究"(12BGJ037)的阶段成果
冷战结束至今,美国选择性干涉行为背后一直受到两大因素驱动:国际政治中的"关系性"决定了美国对外干预的动机和意愿,"结构性"决定了美国对外干预的手段与程度。地区大国是走向超级大国的必经阶段,因此,霸权国不论在意愿还是能力上,都会...
关键词:干涉主义 话语建构主义 中美关系 崛起战略 
从推责到合作:中美气候博弈策略研究——基于“紧缩趋同”理论视角被引量:4
《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4期55-60,共6页张丽华 姜鹏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组织中的博弈研究--以气候大会为例"(2012B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联合国框架下应对气候问题的利益博弈和我国的对策研究"(2013ZZ032)
在缺乏公共权威的无政府状态下探讨全球气候多边治理合作问题,既不可能让所有参与方都成为大赢家,也不可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是大输家。大国间博弈的结果只能产生一个基于双方利益认知底线的博弈均衡值。面对多边合作进程中存在的"集体行...
关键词:中美关系 全球气候治理 气候谈判 “紧缩趋同”理论 
规范变迁与身份再造:主权零死亡时代大国崛起战略之路径重构被引量:6
《当代亚太》2015年第1期79-97,158-159,共19页姜鹏 斯捷潘尼杜什卡.波波夫 
201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际体系变革与中国国际秩序观研究"(项目编号:11JZD047)的研究成果
在体系规范进化的主权国家零死亡时代,崛起国奉行"安全搭车与推责"的"联系性崛起战略"较奉行传统的"安全自助"的"变位性崛起战略"要面临更小的结构压力与冲突风险。单纯比较崛起国与霸权国二者权力位差的误区在于,它从根本上忽略了崛起...
关键词:规范变迁 主权零死亡时代 身份再造 大国崛起战略 
制动冲突:解决中日东海权益争端之战略与对策被引量:3
《东北亚论坛》2014年第6期46-57,125,共12页张丽华 姜鹏 
教育部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3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GJW005)
横亘在中日之间的东海权益争端成为当前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持续扰动因素。通过对近代强国崛起战略与崛起成败的研究发现:一个国家实现崛起战略的进程大致可分为"追赶"、"僵持"和"超越"三个阶段。1中国目前相对于日本处于战略"僵持阶段"...
关键词:中日关系 东海划界 东北亚地缘政治 崛起战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