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翔英

作品数:10被引量:3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科幻小说乌托邦昆德拉直觉反乌托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国际汉语文化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当代文坛》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女性童话叙事中的魔法变形
《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第5期58-64,共7页欧翔英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童话艺术研究”(17YJA752014)。
魔法变形是神话及童话文学中最常见的主题,起源于世界各地普遍流行的神话及民间传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叙事功能。本文以当代女性童话重写潮流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为例,讨论女性作家偏爱的魔法变形范式及其叙事伦理...
关键词:魔法变形 女性童话重写 叙事功能 
好莱坞女性哥特电影的性别主题及其嬗变
《探索与批评》2020年第2期106-118,共13页欧翔英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好莱坞的女性哥特电影受到女性主义批评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讨论经典哥特电影的镜头语言,以希区柯克执导的《蝴蝶梦》为例,分析电影如何通过声效与物像的双重结构,暗示新型伦理关系虽在矛盾重重中得以确立,却未能...
关键词:女性哥特电影 双重结构 女性主义 
好莱坞电影《大地》中的异国想象及跨文化接受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16年第1期181-193,共13页欧翔英 
本文论述美国电影《大地》多重承载的跨文化意义,从分析电影人物形象、场景、主题等角度,论述电影如何通过“中国化”的写实手法,表现所谓人类共通的“人性价值”,并在这种多重承载中夹带西方视野下的“异国想象”;而拍摄电影的过程中,...
关键词:异国想象 中国化 跨文化 
永远的青春期:《羚羊与秧鸡》中的人类处境被引量:1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期189-192,共4页欧翔英 
本文讨论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中的成长主题。小说以青年主人公成长过程的几个阶段为线索,勾勒出近未来几个完全不同的假想世界,从而展开对人士类处境的预警:人类社会被掌控技术力量的大公司区隔开来,个体整体性地陷入无限延期...
关键词:永远的青春期 游戏 新人 
乌托邦、反乌托邦、恶托邦及科幻小说被引量:23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期298-301,共4页欧翔英 
本文主要讨论和梳理作为文类的乌托邦、反乌托邦、恶托邦及科幻小说等一系列长期存在争议的文学术语。笔者综合了西方学界的观点,认为当代乌托邦小说可以视为科幻小说的亚类,而反乌托邦、恶托邦等派生概念则是乌托邦文类的分支,其创作...
关键词:乌托邦 反乌托邦 恶托邦 科幻小说 
厨房里的革命及反革命——读阿特伍德的恶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被引量:3
《当代文坛》2008年第3期163-165,共3页欧翔英 
关键词:《使女的故事》 阿特伍德 小说 革命 厨房 人类社会 当代文坛 玛格丽特 
沙龙女主人与"作者之心"被引量:2
《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168-177,共10页欧翔英 
一 在法国17世纪觥筹交错、华灯烂漫的沙龙里,第一批现代女性诞生了.德·朗部依埃夫人以谈锋犀利而闻名,是沙龙女性的第一人,她领导的著名的蓝色沙龙被誉为'优雅社会的摇篮',不仅锻造了法国的优雅文化,急速提升了当时异常粗鲁、愚钝的...
关键词:雅文化 现代女性 作者 主人 贡献 贵族 法国 法语 蓝色 规范化 
代焦虑与创伤记忆——读君特·格拉斯的《狗年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25-130,共6页欧翔英 
《狗年月》是格拉斯的但泽三部曲之一部,这部作品与其他两部相比,作者的视野更加开阔。本文集中于分析小说中的"代现象",并以此为基点讨论德意志保守主义传统与纳粹统治的关系,揭示在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隔膜与争执,进而...
关键词:代焦虑 德国保守主义 君特·格拉斯 《狗年月》 
从“注视”到“聆听”──昆德拉与当代美学转向被引量: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68-73,共6页欧翔英 
北美基督教董事会高教基金赞助课题。
在昆德拉的作品中,两种身体形象代表了作者的美学态度,其中“注视”指传统理 性主义的独断,“聆听”代表以直觉感悟为特征的关爱。“聆听”,即以直觉的方 式感悟他者,预示着当代美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同情 注视 聆听 直觉 昆德拉 当代美学转向 
遮蔽与敞开——《巴黎圣母院》的视角艺术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80-83,共4页欧翔英 
小说理论中的视角是指故事由谁来叙述和故事站在什么位置来叙述的方式。通常而言,小说的视角有内视角(叙述人等于人物)、外视角(叙述人小于人物)和全知视角(叙述人大于人物)的区别。然而正如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所指出的那样,作为艺...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 视角 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