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父亲参与性别角色教养方式社会角色幼儿早期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导刊(下半月)》《语文建设》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必要性分析——基于儿童发展理论的视角被引量:6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5年第2期60-62,共3页王娟 夏婧 
对“小学化”对幼儿发展的危害缺乏正确认识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多理论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研究为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史持。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 “去小学化” 儿童发展理论 
父亲参与幼儿早期教育的价值探析被引量:7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年第6期70-70,共1页王娟 夏婧 
弗洛伊德认为.父亲倾向于提供规则和纪律,而母亲倾向于提供爱和温暖。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也不同,父亲所拥有的区别于母亲的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等,使其能够为幼儿的发展提供独特、不可或缺的支持。1.父亲参与影响幼儿认知...
关键词:幼儿早期教育 父亲参与 价值 人际交往 教养方式 弗洛伊德 性别角色 社会角色 
窦娥三桩誓愿的文化意蕴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1年第12期47-48,共2页张庆民 王娟 
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四库全书所收小说研究"阶段性成果
《窦娥冤》是元代杂剧经典之作,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其中的第三折。该折演窦娥被押赴刑场,负屈衔冤而死,剧情达到高潮。按照现实生活的逻辑,官府衙门既将窦娥论斩,那么对于这个身处社会下层的弱女子而言,她的冤情还能向谁申诉?
关键词:《窦娥冤》 文化意蕴 中学语文教材 元代杂剧 现实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