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珍

作品数:53被引量:17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古词语《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言科学》《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绥化学院学报》《唐山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气副词“想”的话题标记功能研究被引量:2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17-119,共3页胡丽珍 卓子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构式语法视阈下汉语常用单音节动词语义的历史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5BYY142)
本专题3篇论文从功能和演化两个方面对副词进行了深入探讨。张谊生从构式化角度对"你少X"的构成方式、语义特征、句类归属及语用语境加以描写,揭示了这组构式的提醒与建议、规劝与告诫、贬抑与调侃、反对与指责等语用倾向;还指出了"少"...
关键词:话题标记 话语功能 “想” 语气副词 近代汉语 汉语副词 修辞功能 话语标记 
江西安福方言的呼格形态被引量:4
《语言研究》2015年第2期96-98,共3页胡丽珍 雷冬平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常用构式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11CYY040);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汉语构式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12B130)
安福方言存在成系统的近指呼格和远指呼格,呼格系统有两种变化形态:一是以[i]结尾的名词,近指呼格是在[i]的后面添加[e],远指呼格是在[i]的后面添加[ei];二是名词以除了[i]以外的音结尾时,近指呼格是将结尾名词的韵母改为[a],远指呼格...
关键词:安福方言 呼格 近指 远指 
语气副词“还好”的形成及其功能研究被引量:6
《古汉语研究》2015年第1期12-19,95,共8页胡丽珍 雷冬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汉语双音虚词构式语法化研究"(09YJC740061);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汉语构式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项目号12B130)
"还好"自清代始就已成为一个具有"庆幸"义的语气副词。"还好"最初是一个偏正式的短语,一般在句中充当谓语对名词性成分进行评判,形成"NP+还好"构式。当评判对象从事物扩展到事件时,则形成"VP+还好"构式,当"还好"所评判的对象处于假设正...
关键词:“还好” 语气副词 语法化 扩展 句法外置 
“比及”的历史演化及其功能研究
《保定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9-19,共11页胡丽珍 张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常用构式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11CYY04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汉语双音虚词构式语法化研究"(09YJC740061)
先秦时期,"比及"从跨层结构发展出介词功能,这一功能一直沿用至清代。介词功能在元代演变出了表示假设、让步、选择以及因果关系的连词功能,不过连词功能多用于元代,明清少见,到现代汉语中完全绝迹。但"比及"到现代汉语中又衍生出了动...
关键词:比及 虚词 历史演化 功能 语法化 
释“搭猱”
《汉字文化》2014年第1期64-66,共3页胡丽珍 雷冬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大型辞书编纂;修订研究--以<汉语大词典>为例"(10YJC74004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大型辞书编纂与修订研究"(11YBA293)
王镆先生《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中华书局,2001第二版)中有一个“语辞备考录”,其中有近百条备考词目,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唐宋笔记语辞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搭猱”(2001:256)一词即为其中之一,转引如下:《能改斋漫录》卷二“搭...
关键词:《唐宋笔记语辞汇释》 中华书局 第二版 词目 
“NP+好V”构式的认知机制与动态演变研究被引量:12
《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第4期470-484,共15页雷冬平 胡丽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常用构式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项目号11CYY04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1YBA293)的资助
"NP+好V"是一个事物特征主观模糊凸显的构式,由于物性认知框架和视角的不同,具有主观评判功能的"好"激活与定指NP发生语义关系的V的认知模型,通过"好V"转喻来凸显NP的认知聚焦特征。因此,"好V"的语义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但"好V"却并不都...
关键词:“NP+好V” 构式语法 框架 物性结构 词汇化 
“NP+好+V/A”的多义同构性及其承继理据的历时考察被引量:5
《语言科学》2013年第5期505-519,共15页胡丽珍 雷冬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常用构式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项目号:11CYY040);湖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汉语构式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项目号:12B13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常用构式演变研究"(项目号:12YBA30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大型辞书编纂与修订研究"(项目号:11YBA293)的资助
"NP+好+V/A"是近代汉语产生的一个对NP特征进行主观甚度凸显的构式家族,其源构式是先秦时期就产生的"NP+好+NP"结构,构式"NP+好+NP"由于类推扩展而产生构式"NP非受事+好+V(O)",构式"NP非受事+好+V(O)"又可以扩展为"NP受事+好+V",这一扩...
关键词:构式语法 承继 词汇化 语法化 “NP+Hao(好)+V A” 
正反同义构式“V/A不死P”的多维研究被引量:4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15-118,共4页胡丽珍 张政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大型辞书编纂与修订研究”(编号:11YBA29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常用构式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编号:11CYY040)
一、引言 正反同辞在训诂学中是指“落,始也;受,授也;治,乱也”之类的反义词互训的语言现象。它们虽然是反义词,但是在某个义项上,从某个认知角度去认识的话,它们又是同义的。如从接受的一方来看,就是“受”,而从给出的一方...
关键词:多维研究 同义 构式 语言现象 认知角度 认知框架 语法结构 训诂学 
释“猱”被引量:1
《辞书研究》2013年第3期89-91,共3页胡丽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下汉语大型辞书的编纂;修订研究--以<汉语大词典>为例"(项目号10YJC740040)
“猱”,猿类。身体便捷,善攀援。《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毛传:“猱,猩属。”郑玄笺:“猱之性善登木。”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杜甫《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泊...
关键词:《白马篇》 诗经 小雅 曹植 杜甫 李贺 
《野客丛书》词汇研究与《汉语大词典》修订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04-109,共6页胡丽珍 郭晓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40040)
《野客丛书》是一部重要的学术笔记,涉及面广,语言丰富,对我国词汇史研究及辞书编撰有重要价值,《汉语大词典》未收录该书的一些词目,并存在义项失收、书证晚于该书、缺少书证等问题。因此,通过对《野客丛书》词汇的研究有助于《汉语大...
关键词:《野客丛书》 《汉语大词典》 辞书编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