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文龙

作品数:19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考据学《诗经》毛诗因声求义诗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社科纵横》《宜春学院学报》《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山西学者的经学档案述论
《晋中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59-63,共5页朱丽 蔺文龙 
清代,朴学盛行。山西作为东部与西部交流的重要枢杻,在经学传播与演进的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经学成就有其独特内涵,却被学界集体忽视,这不能不引起学者的深刻反思。结合山西经学档案,对山西学者的经学研究进行论述,可为地方文献...
关键词:清代 经学档案 经世思潮 西北史地研究 
论陈奂治《诗》的特点与方法
《湘南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55-58,共4页蔺文龙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2CZW041);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15220)
在治学方法上,陈奂上承戴、段、王氏父子一脉,主张学贵精深,博观约取,借古音以证其义,将声义互治的理论在治《诗》时充分地实践与创新,又通过归纳通例的方法加以验证,直接开启俞樾文法研究一门,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陈奂 诗毛氏传疏 因声求义 通例 
论王通的儒风变古及其典范意义被引量:1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28-33,共6页蔺文龙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势力迅速膨胀,儒学式微,王通以道自任,主张儒风变古,自觉地祭起弘扬儒学的大旗。他跳出传统经学章句注疏的藩篱,把儒学与现实结合,认为儒学的复兴与重振应该利用、吸收和凭借释道二教的资源,以实现"三教归儒"、重...
关键词:王通 儒风变古 三教可一 
论章太炎的诗学观及创作实践被引量: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1-15,共5页蔺文龙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地理与文人流布研究"(12CZW041)
章太炎认为诗歌表现性情的真实程度决定着诗歌的意义和审美价值的高下,其论诗主情与义法并用,以情为先,情法统一。他并不排斥诗文讲究形式技巧,不过修饰文辞当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前提,以实用为旨归。章诗悲壮沉雄,宏大壮美,语言多用劲语...
关键词:章太炎 性情 魏晋学术 诗学观 
论毛奇龄对清代《诗经》考据学的贡献被引量:1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38-40,共3页蔺文龙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清代文学地理与文人流布研究"(项目编号:12CZW041);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乾嘉诗经考据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220)
清初以来,经世学风完全向以注重文字、历史考证为主的经史考据学风转变。毛奇龄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治《诗》必凭实据,提倡实证,反对望文生义;挑战权威,考辨伪书,反对盲从前人与以意逆志;多样方法考证名物,主张文献与目...
关键词:毛奇龄 以经解经 考辨伪书 诗经考据学 
国学:走出历史偏见和现实困惑
《学理论》2015年第27期80-81,共2页蔺文龙 
近代以来,国学热开始重新显现,民间机构也不断推出国学讲习班、启蒙班,一些地方陆续恢复了一批旧式书院、私塾,祭孔、穿汉服等活动声势浩大,各种媒体宣传国学讲座、讨论国学的文章层出不穷,国学运动席卷全国,蔚然成风。然而国学研究与...
关键词:国学 历史偏见 现实困惑 求是与致用 
论顾炎武《诗经》考据学的特点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12期65-68,共4页蔺文龙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清代文学地理与文人流布研究";项目编号:12CZW041;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乾嘉诗经考据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220
清以前,《诗经》考据学者主要涉足文字音韵、历史地理、名物典制等方面,虽有如王应麟、杨慎、陈第等大学者参与,考证范围毕竟有限,成就也不突出。顾炎武广学博闻,提倡以音韵、金石材料探究《诗经》的原始意义,从而为通经致用服务,且触...
关键词:顾炎武 诗经考据学 经史互证 
论姚炳《诗识名解》的治诗特点
《学理论》2015年第26期105-106,共2页蔺文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日韩<诗经>百家汇注"(10&ZD101);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清代文学地理与文人流布研究"(12CZW041);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乾嘉诗经考据学研究"(2015220)
清代康熙时,程朱理学一度占据官方意识形态主流。姚炳能跳出此藩篱,治《诗》表现明显的汉学倾向,对《诗经》博物学乃至乾嘉考据学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姚炳 诗识名解 推寻诗义 
论俞樾治《诗》的特点
《社科纵横》2015年第11期97-100,共4页蔺文龙 
国家社科青年项目"清代文学地理与文人流布研究"(项目编号:12CZW041);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乾嘉诗经考据学研究"(编号:2015220)
俞樾治《诗经》,尤重汉儒训诂考据之法,他认为要通训诂须通晓音韵、文字之学和语法规律,从校勘入手,总结古书注释通例,最后才能达到真正了解古训目的。俞樾推本训故,吸收前人研究的各种成果,对《诗经》进行全方面考证,使许多疑难问题涣...
关键词:俞樾 因声求义 乾嘉汉学 文例 
论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的治经特点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91-95,共5页蔺文龙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文学地理与文人流布研究"(12CZW041);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乾嘉诗经考据学研究"(2015220)
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是清代名物考证的重要著作,因受四库馆臣评价的影响,长期以来被学界忽视。此书以朱熹《诗集传》为纲,广征博引汉、宋诸家之说,疑者辨之,阙者补之,形成以宋学为基础的汉宋兼采的特点,正是打破汉、宋壁垒的有益尝...
关键词:陈大章 诗传名物集览 汉宋兼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