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卫星

作品数:99被引量:71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金融危机金融监管中美经济关系国有商业银行全球金融危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经济研究》《财贸经济》《现代商业银行》《经济纵横》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球经济治理下的价值链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被引量:2
《财经问题研究》2020年第11期51-61,共11页项卫星 田野 
二十国集团(G20)作为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情形下应对经济危机和强化全球经济治理的高端合作机制,能否冲破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实现成员国合作共赢,始终是关乎全球经济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01—2017年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关键词:G20机制 价值链升级 高质量发展 全球经济治理 双重差分模型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房价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空间溢出关系被引量: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3期106-116,237,共12页赵放 董丽 项卫星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研究规划项目(JJKH20190744SK);吉林大学廉政建设专项研究课题(2019LZY008)。
2010年以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新挑战。由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和消费需求变化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这一背景,通过构建人口结构地理距离矩阵,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房价与...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房价 产业结构升级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中美经济关系:基于中国崛起的考量被引量:7
《亚太经济》2019年第4期13-20,149,共9页刘慧 项卫星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中美双边经济关系,已经转变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体系主导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十年里,中美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已经趋于弱化,而竞争性则开始凸显;双边投资关系的发展深受美...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崛起 中美经济关系 相互依赖 
中美实际汇率的决定机制及其对双边金融合作的影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2期73-83,共11页项卫星 陈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126)
中美双边汇率问题及汇率机制协调是两国开展金融合作的重要基石。基于修正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从一价定律偏离和中美市场准入限制的假设出发,研究中美双边实际汇率的决定机制。结果显示:源于通货膨胀水平差异的一价定律是决定...
关键词:中国实际汇率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一价定律偏离 金融合作 
国际债券发行货币币种份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被引量:7
《世界经济研究》2017年第9期3-12,共10页项卫星 钟红 李宏瑾 
文章从货币功能的角度出发,利用1999~2015年国际债券发行总额流量数据,对影响国际债券币种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惯性效应、网络效应和外部币值稳定性对国际债券发行货币币种结构具有显著影响,这体现了货币的支付媒介功...
关键词:国际债券 国际货币 币种构成 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摩擦与宏观经济的外部脆弱性——基于美联储加息政策的分析视角被引量:19
《国际金融研究》2017年第7期13-23,共11页王冠楠 项卫星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及其非对称性特征:基于世界经济格局视角的研究"(项目编号:13YJA790126)资助
本文基于一个标准的开放经济模型,引入外部融资溢价机制和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刻画了中国的金融摩擦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在美联储加息政策的刺激下,投资效率冲击如何通过金融摩擦的放大效应将经济波动扩大至实体经济。通过脉冲响应分...
关键词:中国 金融摩擦 宏观经济效应 美联储 加息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的冲突与趋同被引量:9
《东北亚论坛》2017年第3期84-96,共13页项卫星 张赛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126)
本文认为,历时八年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BIT)之所以未能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内完成,主要是因为双方在核心利益诉求上存在的冲突。这种冲突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投资者和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及劳工和环保等四个条款。这种...
关键词:中国 美国 BIT 谈判 冲突 趋同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经济关系再平衡研究
《现代管理科学》2016年第10期70-72,共3页项卫星 刘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号:15ZDA017)
文章在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经济关系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经济关系的主要矛盾和再平衡问题。文章的研究结论如下:中美关系再平衡的核心问题是中美国际投资贸易体系中地位的重构,人民币国际化和TPP、TTIP等高标准...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 中美经济关系 投资贸易规则 再平衡 
美国的贸易政治对贸易政策决策的影响——基于TPP谈判的视角被引量:12
《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11期21-29,127,共9页项卫星 王冠楠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及其非对称性特征:基于世界经济格局视角的研究"(项目编号"13YJA790126)的阶段性成果;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际金融理论创新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2FRTD02)的资助
文章认为,奥巴马总统推动的TPP谈判之所以引发国会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博弈,主要是因为民主党与共和党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在这场博弈的背后,是美国贸易政策决策的整个政治过程即贸易政治;在有关TPP的谈判内容和...
关键词:美国 贸易政治 贸易政策 博弈 决策 
亚投行的全球金融治理意义、挑战与中国的应对被引量:17
《国际观察》2015年第5期71-81,共11页王达 项卫星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及其非对称性特征:基于世界经济格局视角的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A7901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Financial System Reform and Its Impact on Outward FDI of Private-owned Enterprises:A Research based on Firm-level Data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in Three Provinces of East China"(项目批准号:GZ943);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国际金融理论创新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2012FRTD02)的阶段性成果
由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投行已经升级为当前全球金融治理领域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亚投行热"折射出的主要问题是经济问题政治化、区域问题全球化、多边问题双边化以及技术问题复杂化;其深层的内在逻辑是现行国际金融秩序的不合理性,以及除...
关键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全球金融治理 国际金融秩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