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涛

作品数:29被引量:27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墓地魂瓶棺板画丝绸之路吐蕃时期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人类学学报》《中国土族》《考古与文物》《边疆考古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阿里象泉河上游早期金属时代的生业经济与区域互动:来自故如甲木与曲踏的证据被引量:1
《考古》2023年第4期109-120,F0002,共13页陈相龙 张雅军 仝涛 张旭 王明辉 李林辉 赤列次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安德罗诺沃文化相关遗址考古年代学与生业经济研究”(项目编号20ZBKG047)的资助。
对故如甲木与曲踏两处墓地人与动物骨骼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并据此重建两地早期金属时代的生业经济。两地主要以牦牛、羊等畜产品为生计,青稞等谷物所占比例较低。经济结构的不足使该地区人群更易于与周邻接触,而外来的物品、技...
关键词:生业经济 文化互动 象泉河上游地区 故如甲木 曲踏 
吐谷浑王族墓群见证中华民族融合
《中国土族》2023年第1期47-48,55,共3页何问 仝涛 刘兵兵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唐代王昌龄七绝《从军行》)吐谷浑,既指代人名、古老民族名,也指古代鲜卑族首领慕容吐谷浑迁徙到西北地区后所建的地方政权。这个曾活跃在青藏高原北部数百年的游牧...
关键词:鲜卑族 吐谷浑 丝绸之路 游牧民族 青藏高原北部 西北地区 王昌龄 开创者 
喜马拉雅的丝绸之路与古国风俗考——时代背景与考古新证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20年第6期13-23,150,共12页仝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唐时期青藏高原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4BKG015)研究成果。
喜马拉雅丝绸之路(唐代丝绸之路“东道”)的开启是以一系列高原王国(吐谷浑、吐蕃、泥婆罗、大羊同)之间、高原王国与唐王朝之间的和亲为背景展开的。王玄策官方使团通过高原丝绸之路往返印度,并对高原王国大羊同、小羊同有了深入的了...
关键词:高原丝绸之路 大羊同 小羊同 象雄 王玄策 
从头骨形态学和古DNA探究公元3~4世纪西藏阿里地区人群的来源被引量:11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3期435-449,共15页张雅军 张旭 赵欣 仝涛 李林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9KGYJ04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于2012年至2014年间在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发现了一个古代墓群,称为故如甲木墓地。其中8座墓葬的时代约为公元3-4世纪,相当于中原的汉晋时期。共发现32例个体,对其中保存较好的16例个...
关键词:西藏 故如甲木 人骨 古DNA 
青海乌兰县泉沟一号墓发掘简报被引量:27
《考古》2020年第8期19-37,共19页仝涛(绘图) 孟柯 毛玉林 陶建国 石晶 王存存(绘图) 
泉沟墓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希里沟镇河东村东2公里,处于希里沟盆地东缘的低矮山丘之间(图一)。都兰河自北而南流经盆地东缘,经河东村西后又向南8公里注入希里沟湖(都兰湖),湖畔四周多沼泽湿地,水草充盈,宜牧牛羊。...
关键词:青海乌兰县 泉沟墓地 吐蕃墓葬 壁画 鎏金王冠 
西藏阿里曲踏墓地及加嘎子墓地可见残留物的科技分析被引量:14
《考古与文物》2020年第1期122-128,共7页任萌 杨益民 仝涛 李林辉 赤列次仁 吴妍 
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
西藏阿里地区汉晋时期的曲踏墓地出土的苇草编织器中,多发现疑似"秸秆"的植物碎屑;同时期的加嘎子墓地也出土了一块保存较好的炭化食物遗存。本文利用多种分析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测试。分析表明,曲踏墓地的植物碎屑样品为大麦的秸秆、糠麸...
关键词:西藏 阿里地区 秸秆 食物遗存 植物微体化石 蛋白质组学 
考古材料所见吐蕃时期青海地区的佛教信仰被引量:6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40-151,共12页仝涛 
隋唐和吐蕃时期是青海丝绸之路及唐蕃古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青海地区由于处于汉藏之间,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唐朝佛教经由唐蕃古道输入吐蕃统治的核心地区,与印度输入的佛教产生碰撞和融合,形成吐蕃特色的佛教艺术。在吐蕃的大力弘...
关键词:唐蕃古道 吐蕃佛教 吐谷浑 热水墓地 
西藏故如甲木墓地人群牙齿磨耗和食物结构的关系被引量:7
《人类学学报》2019年第1期107-118,共12页张雅军 仝涛 李林辉 赤列次仁 
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位于阿里地区噶尔县,是迄今为止阿里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埋葬最集中的古代墓葬群。2012-201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开展发掘工作,发现并清理了11座墓葬,其中8座墓葬的时代略...
关键词:西藏 故如甲木墓地 牙齿磨耗 食物结构 
甘肃肃南大长岭吐蕃墓葬的考古学观察被引量:16
《考古》2018年第6期94-104,共11页仝涛 
公元7~9世纪,河西和陇右地区成为唐朝和吐蕃争夺的最重要前沿阵地,频繁的战乱导致这一区域经济衰退和人口外迁。到了唐后期,吐蕃内乱更使当地人口锐减,致使“河、渭二州,土旷人稀,因以饥疫,唐人多内徙三川,吐蕃皆远遁于叠、宕之西,二千...
关键词:甘肃肃南 大长岭墓葬 吐蕃 吐谷浑 唐代 
丝绸之路上的疑似吐蕃佛塔基址——青海都兰考肖图遗址性质刍议被引量: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00-109,共10页仝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唐时期青藏高原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14BKG015)
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的考肖图遗址,20世纪90年代曾经开展过一些考古发掘工作,揭露了一批重要遗迹现象,出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遗物。遗址主体结构为一座高大的土墩,发掘表明,其内部是用土坯和夯土砌筑,平面结构为十字形。土墩周围分布有成排...
关键词:考肖图遗址 吐蕃 佛塔 金刚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