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骥平

作品数:17被引量:17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海冰反照率海冰模式气候系统模式参数化方案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物理学报》《科技创新导报》《地球科学进展》《水科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极海冰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述评被引量:5
《海洋学报》2021年第7期11-22,共12页王今菲 杨清华 于乐江 宋米荣 罗昊 施骞 李雪薇 闵超 刘骥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41009,4200619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A0303130268)。
南极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北极海冰的快速减少,近40年来,南极海冰范围在2014年前是缓慢增加、后是突变减少。单一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因素无法解释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趋势,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对海冰的耦合影响还未得到...
关键词:南极 海冰范围 海冰厚度 气候效应 
CMIP6冰盖模式比较计划(ISMIP)概况与评述被引量:2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0年第2期255-262,共8页李腾 程晓 刘岩 张通 王兰宁 刘骥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冰架与海洋相互作用机制”(41830536);国家留学基金委和UK-China Join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artnership Fund PhD Placement Programme;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406104)。
冰盖是大面积(超过50000 km^2)覆盖陆地表面的极厚冰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形变宏观上表现为由内陆向沿海流动[1],当前世界上仅存格陵兰和南极两大冰盖。广大的内陆区域冰雪终年不化,以极低的速率积累表面降雪继而密实化为冰川。受基岩性质...
关键词:水文系统 冰架 模式比较 密实化 冰盖 
“气候系统模式的高性能算法与应用”2011年度报告
《科技创新导报》2016年第9期165-165,共1页刘骥平 王斌 李若 王何宇 
"气候系统模式的高性能算法与应用"重点研究气候环境与稀薄大气中复杂流动问题的高性能算法与应用,完成千亿自由度的气候模拟。课题主要任务是发展高性能和高分辨率海冰/海洋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使模式能处理近1亿网格、1 000亿自由...
关键词:海冰模式 海洋模式 气候系统模式 高性能计算 东亚气候 正则化矩方程 
2013和2012年夏季格陵兰岛冰盖表面融化对比及可能的影响机理分析被引量:7
《大气科学》2015年第4期757-766,共10页陈志强 刘骥平 范广洲 胡永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616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309704
本文重点分析了2013年夏季格陵兰冰盖表面的融化特征,并将2013年与2012年融化极值年的异常进行对比,探讨二者之间存在的动力和热力差异及其对冰盖表面融化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格陵兰冰盖表面最大融化范围仅为44%,远小于2...
关键词:格陵兰岛冰盖 表面融化 大气环流 辐射收支 
南极沿岸固定冰观测与研究述评被引量:5
《水科学进展》2013年第5期741-749,共9页杨清华 刘骥平 张林 赵杰臣 孙启振 李荣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6115;41076128)~~
南极固定冰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南极的局地气候变率,因此是数值模式验证的理想载体,对固定冰的观测研究结论也能用于评估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现今国际上对南极固定冰的观测和研究日渐丰富和深入,并逐渐形成了由多个国家参加的联合观测...
关键词:海冰 厚度测量 辐射 遥感 南极 
2010年春季南极固定冰反照率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第7期2177-2184,共8页杨清华 刘骥平 孙启振 雷瑞波 张林 孟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6115,41076128,41106159);国家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资助
2010年春季至夏季在中山站附近的固定冰面开展了固定冰反照率观测.在春夏过渡期,观测期间的表面反照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反照率从9月的0.80下降到12月的0.62,整个观测期间的平均值为0.70.雪厚是影响反照率变化的重要因子,融化前期的反照...
关键词:南极 反照率 固定冰 海冰  辐射 
海冰反照率参数化方案的研究回顾被引量:11
《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第1期14-21,共8页杨清华 张占海 刘骥平 吴辉碇 张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其天气气候效应"(编号:4093084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南大洋海冰监测与冰-海耦合模式研究"(编号:2006BAB18B03);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专项项目"北极冰-气能量交换过程及通量参数化方法研究"(编号:IPY2008-P0504002-03)资助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海冰在发生快速变化,海冰覆盖范围明显减小,厚度显著变薄,积雪/海冰—反照率正反馈机制在此背景下变得愈发重要。气候系统和单一海冰模式采用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海冰反照率参数化方案。首先对模式中的海冰反照率...
关键词:海冰 反照率 参数化 气候模式 
1979年以来南极平流层冬季变暖被引量:9
《气象学报》2007年第5期773-784,共12页胡永云 朱金奎 刘骥平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6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575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301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3605和2007CB411801)
极地气候比其他区域有着更为显著的变化,这不仅反映在极地近地面和对流层,也同样反映在平流层。使用NCEP/NCAR、NCEP/DOE和ERA40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南极平流层温度和位势高度的年代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自1979年以来在冬季南极平...
关键词:南极平流层增温 温室气体增加 臭氧损耗 行星波动 E-P通量 
从气象卫星资料揭示的青藏高原夏季对流云系的日变化被引量:31
《气象学报》1999年第5期549-560,共12页陈隆勋 宋玉宽 刘骥平 王文 
国家科委攀登项目!B"青藏高原地气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及中国灾害性大气影响的观测和理论研究"
文中利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观测的1981~1994年1天8次的TBB观测值和1978~1994年NOAA卫星观测的1天2次OLR观测值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夏季对流云系季节变化以及对流云的日变化及其东西向移动规律,并对1994年的资料进行了个例分析。结果表...
关键词:气象卫星资料 青藏高原 对流云系 日变化 
青藏高原隆起及海陆分布变化对亚洲大陆气候的影响被引量:42
《第四纪研究》1999年第4期314-319,共6页陈隆勋 刘骥平 周秀骥 汪品先 
我们利用经过改进的NCARCCMI动力气候模式并综合出一个40~50MaB.P.的下垫面情景,进行了海陆分布和SST分布由古代到现代、青藏高原由隆起初期、隆起到现代高原一半和现代高度共5个情景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从古代到现代,模拟的中...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起 古海陆分布 古亚洲气候 古气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