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

作品数: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丁醇丙酮木薯图论发酵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工业微生物》《生物加工过程》《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短须嗜热单孢菌聚羟基脂肪酸酯解聚酶的表达、热稳定性改造及在PHB降解中的应用被引量:2
《生物工程学报》2023年第8期3351-3363,共13页李志刚 陈世恒 孔德民 陈晟 王蕾 吴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6900);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21625);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BZ2020010)。
聚羟基脂肪酸酯解聚酶(polyhydroxyalkanoate depolymerase,PHAD)可用于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的降解回收,为开发热稳定性好的PHAD,本研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来自短须嗜热单孢菌(Ther...
关键词:聚羟基脂肪酸酯 聚羟基脂肪酸酯解聚酶 热稳定性改造 二硫键 聚羟基丁酸酯 
原料碳氮比对丁醇发酵两阶段发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第11期1168-1175,共8页李鑫 李志刚 史仲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976072)
在丙酮丁醇发酵的产酸期和产溶剂期两阶段,向葡萄糖质量浓度固定的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酵母浸粉,比较了不同碳氮比培养下的丙丁梭菌在相应阶段产气、耗糖、产有机酸、发酵相转型和产溶剂等发酵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产酸期,适中...
关键词:原料碳氮比 丁醇发酵产酸期 丁醇发酵产溶剂期 丙酮丁醇梭菌 
乙、丁酸添加条件下丁醇发酵图论模型的构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4年第4期46-52,共7页李志刚 李鑫 史仲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976072)
有机酸代谢途径在丁醇发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细胞内碳流的分配和产物的合成影响显著。在7 L厌氧发酵罐中,进行了间歇添加乙酸或丁酸的发酵实验。结果表明,乙、丁酸的添加显著提高了总溶剂的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47.1%和39.2%;此外...
关键词:丁醇发酵 模型构建 图论 生产效率 丁醇 丙酮比 
木薯和玉米原料丁醇发酵中丁醇丙酮质量比的图论理论计算及其验证被引量:1
《生物加工过程》2013年第4期1-7,共7页李乐 李志刚 李鑫 史仲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607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7CB714303)
在丁醇发酵产溶剂阶段,乙酸和丁酸的生成途径、消耗途径同时存在,各自形成一个闭环路径。本研究利用图论对丁醇发酵中丁醇丙酮质量比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以木薯和玉米为原料的丁醇发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丁酸闭环路径(L2环)的代...
关键词:丁醇丙酮质量比 木薯 图论 代谢分析 
酵母浸粉刺激以木薯为原料的丁醇生产的发酵相转型被引量:2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第12期72-78,共7页郑钧屏 李志刚 李鑫 李乐 史仲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76072);国家"973"计划(2007CB714303)资助项目
在7L静态厌氧发酵罐下,使用"非粮"作物木薯替代玉米淀粉开展丁醇发酵。无论是传统发酵还是油醇萃取发酵,木薯粉丁醇发酵的性能均远不及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时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发酵产酸相向溶剂生产相的转型严重迟延或无法转型、发酵时间...
关键词:丁醇 发酵 酵母浸粉 木薯 玉米淀粉 
提高丁醇萃取发酵耦联生产改良型生物柴油过程中萃余液回用效率的研究被引量:1
《工业微生物》2011年第5期42-46,共5页张书敏 郑钧屏 李志刚 段作营 史仲平 
国家自然基金(#2097607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2007CB714303)
利用少量廉价的萃取剂-正辛醇(正辛醇/萃余液体积比0.2:1)对萃余液中的丁醇进行萃取,萃余液中56%的残余丁醇可被回收,总丁醇得率提高了38%。萃余液经活性炭(3%,w/v)处理后,在100%回用拌料条件下一批次发酵能够正常进行。萃取发酵条件下...
关键词:萃取剂 丁醇 发酵 废液回用 生物柴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