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振东

作品数:105被引量:921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榴辉岩变质作用变质岩高压变质带超高压变质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岩石矿物学杂志》《科技纵览》《地学前缘》《矿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组构组分的变质岩岩相学分类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21年第9期3049-3056,共8页陈能松 夏彬 游振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72060);中国地质大学教学工程项目(No.2018G36).
为建立一个较严密、系统的常见变质岩石的岩相学分类,采用既反映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又蕴含岩石基本组成的变质岩组构组分作为岩石分类的一级分类指标,以岩石结构、构造和组构组分的成分依次作为二、三和四级指标,划分了归属于造山区域变...
关键词:组构组分 岩相学分类 变质岩 岩石学 
运用开合旋构造观探究地球内部是如何运行的被引量:3
《地学前缘》2020年第1期204-210,共7页杨巍然 姜春发 张抗 郭铁鹰 游振东 
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2008DF20700)。
地球上一切物质都是做开合运动的。以热力(热能)驱动物质上浮运动定义为开;以重力(势能)驱动物质下沉的运动定义为合。开合运动具有垂直开合与水平开合的同步统一性和开合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两个重要特性。因而在旋转运动的...
关键词:全球构造 开合构造 板块构造 地球内部运行 热能 势能 旋转能 
河南省嵩山区元古代嵩山群底部的主滑脱带被引量:1
《地球科学》2019年第5期1537-1543,共7页索书田 游振东 闻立峰 韩郁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9972067);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项目
河南省嵩山区位于中朝地台南部,区内发育被2个角度不整合面分隔开的3个前寒武纪岩群,一个主滑脱带沿着嵩山群与登封群间不整合面发育.滑脱带之上的早元古代嵩山群形成近南北向的褶皱带,因此,嵩山群岩石在主滑脱带之上形成无根的独立构造...
关键词:嵩山区 流变学 变形分解作用 流变学分层性 滑脱带 角度不整合 水解弱化作用 构造地质 
怀念王嘉荫教授——王嘉荫诞辰105周年暨逝世40周年纪念
《中国地质教育》2016年第4期1-4,共4页游振东 孙善平 
王嘉荫教授(1911—1976)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留校任教。后来在老北大地质学系升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任北京地质勘探学院教授、岩石教研室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55年起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教授并任地球化学教研室主任。在老...
关键词:王嘉荫 矿物学 岩石学 岩组学 地质教育 
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范畴与标志被引量:4
《地学前缘》2014年第1期32-39,共8页游振东 
近年来的变质地质学研究,揭示变质作用并不都是发生在地壳的常规温度压力范围之内。相当多的变质作用是在异于常规的地质条件下发生的,它们可称为极端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包括超高压变质作用、超高温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很低级变质...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 超高温变质 混合岩化作用 很低级变质 冲击变质 
变质地质学在中国的进展
《科技纵览》2013年第10期72-74,共3页游振东 
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变质地质学的研究水平,推动了中国变质地质学的发展。
关键词:变质地质学 中国 发展现状 高压变质带 
大别-苏鲁区超高压(UHP)变质岩的多阶段构造折返过程被引量:3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1-17,共17页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张利 游振东 
国家重大基础发展基金项目(No.G1999075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372049,49972067)
追溯和重塑超高压变质岩由100多千米地幔深度折返至上地壳及地表的过程,对理解会聚板块边缘及大陆碰撞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是极为重要的.主要依据构造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可利用的地质年代学资料,结合区域多期变形分析,大别-苏鲁区超...
关键词:大别-苏鲁区 超高压(UHP)变质岩 折返过程 楔状挤出 伸展薄化 变形和变质分解作用 构造学 水流体 
冲击变质效应与冲击变质的阶段:兼论岫岩陨石坑的证实被引量:2
《自然杂志》2011年第1期35-41,共7页游振东 
最近辽宁岫岩罗圈里的疑似陨石冲击坑,实施了深达307m的科学钻探,在107~149m深度发现一系列冲击波所产生的冲击变质的效应:含岩石熔体玻璃的多相角砾岩,石英击变面状页理和陨击玻璃等。从而使岫岩罗圈里陨石坑得到了证实。这是中国冲...
关键词:冲击变质 冲击变质效应 冲击变质阶段 岫岩陨石坑 
大别-苏鲁区UHP变质岩构造学及流变学演化被引量:6
《地学前缘》2008年第3期150-167,共18页索书田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G19990755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94041,40372094,49972067)
在大别-苏鲁区的30个关键位置,对UHP/HP变质岩进行详细构造解析、大比例尺(1:10000)制图并在区域尺度上进行观察和对比,以便揭示它们的构造几何学、变形条件和流变学演化。初步的研究结果指出,广泛出露的UHP/HP榴辉岩相岩石形...
关键词:大别-苏鲁区 榴辉岩 超高压(UHP) 岩石圈流变学 强度差 变形分解作用 俯冲 折返 
陨石撞击构造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前景被引量:17
《地质力学学报》2008年第1期22-36,21,共16页游振东 刘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2032)资助
当陨石撞击地球表面时,它所引起的瞬时(1秒至1微秒)动态高压(数十至数百个吉帕)和高温(大于1500℃),必然导致陨石撞击坑(astroblems)的生成并使周围岩石发生变质作用,这便是撞击变质作用(impact metamorphism)。目前关于撞击构造(impact...
关键词:撞击构造 撞击变质作用 陨击岩 陨击作用标志 经济地质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