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文

作品数:77被引量:23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电影学中国电影电影艺术认知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争鸣》《未来传播》《中国电视》《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库里肖夫效应的多维探索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6期11-18,共8页王宜文 史之辰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认知神经科学背景下电影视听元素结合效果研究”(项目编号:19BC041)的研究成果。
库里肖夫实验是电影史上的“神话”,该实验产生的蒙太奇效应一直被视为电影领域的金科玉律,然而实验本身就意味着电影与实证研究的结合,随着当代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从心理学及认知科学的角度重新考察库里肖夫效应能提供诸多新的启示,...
关键词:库里肖夫效应 认知 神经科学 
阐释与争鸣:神经电影学的学科定位与方法省思
《民族艺术研究》2024年第6期23-32,共10页周达祎 王宜文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072019);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计划“认知神经学视域下的类型电影感知理论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GZC2023027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神经电影学是在泛认知神经学思潮兴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门结合了认知神经学和电影研究特性的新学科。尽管当前神经电影学研究整体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镜像神经元”和“具身模拟”理论的确立,都说明采用认知神经学的方法进行电影研究...
关键词:神经电影学 电影认知 新文科 交叉学科 
神经电影学视角下“库里肖夫效应”的重返与再验被引量:1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王娅姝 曹正操 王宜文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认知神经科学背景下电影视听元素结合效果研究”(项目号:19BC041)的阶段性成果;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项目号:23ZD072019)的阶段性成果。
“库里肖夫效应”是电影语言的基础性理论。作为电影史上最早进行实验探索的理论家之一,库里肖夫将蒙太奇视为电影媒介的本质,并事实上在实验中提示出一个技术和意识共在的时间结构。受限于时代环境及技术条件,库里肖夫的探索最终停留...
关键词:蒙太奇理论 神经电影学 技术 库里肖夫效应 
主体思维、跨国想象与生态美学——北欧影像艺术研讨会综述
《电影评论》2024年第2期122-128,共7页刘璀灿 王宜文 
从默片时代瑞典对好莱坞的“入侵”,到上世纪末丹麦的“道格玛95”运动,再到新世纪芬兰、挪威、冰岛出现的在地“新浪潮”,北欧地区始终是世界电影版图上亮眼的组成部分。其居于欧洲和世界一隅,却产生了许多极富盛名的电影大师。因此,...
关键词:当代艺术中心 电影大师 生态美学 斯堪的纳维亚 北欧电影 历史面貌 主体思维 影像艺术 
国产悬疑剧集中的东北之“声”:论声音人类学视野下的地域文化表达
《中国电视》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樊露雪 王宜文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ZD07〉;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当代青年观众对新主流影视创作的接受效果与认知机制研究”(2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国产悬疑剧集中东北叙事的兴起,《漫长的季节》《胆小鬼》《无证之罪》《平原上的摩西》等影像文本与东北地域空间、东北地域文化之间互相观照的关系,引起了学界和业界关注,而声音又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声音人类学“聆听”方...
关键词:国产悬疑剧集 地域文化 声音人类学 聆听 
“第一届神经电影学研讨会”综述
《当代电影》2023年第12期166-171,共6页毕苏羽 刘璀灿 王宜文 
近期,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一届神经电影学研讨会”于线上举办。《当代电影》《电影艺术》《艺术学研究》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等提供学术支持。会议由北...
关键词:《电影艺术》 艺术学研究 《当代电影》 认知神经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 电影学 第一届 
跨国电影的叙事机制、转向及潜能——以阿基·考里斯马基的五次“戛纳印记”为考察中心
《电影新作》2023年第6期115-123,共9页王宜文 刘璀灿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年度热门影视社会观察研究”(项目编号:19JHQ044);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般项目“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背景下电影视听元素结合效果研究”(项目编号:19BC041)阶段性成果
时隔六年,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AkiKaurism?ki)携最新作品《枯叶》(FallenLeaves,2023)第五次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从20世纪的《浮云世事》(Drifting Clouds,1996)起始,阿基·考里斯马基就试图借助跨国电影的优势,将跨民族流动中...
关键词:跨国电影 电影叙事 阿基·考里斯马基 戛纳国际电影节 “小语言” 全球化 
电影色彩的认识维度:颜色感知与语义表征被引量:7
《电影评介》2023年第2期1-7,共7页王宜文 史之辰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神经电影学理论模型建构及电影认知的脑成像实证研究”(编号:16YTA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背景下电影视听元素结合效果研究”(编号:19BC041)阶段性成果。
色彩是电影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认知科学与电影学跨学科联动的逐步深入,有关电影色彩及其叙事功能的理解与认知得到了丰富和拓展。借助人脑视神经系统对颜色的识别和感知原理,本文试图以认知主义的理论视角审视和考察电影色彩的叙事功...
关键词:电影色彩 认识维度 叙事功能 语义表征 认知主义 颜色感知 功能与特征 认知科学 
当代改写与全新叙述:论国产动画中的神话重述被引量:5
《中国电视》2023年第1期57-61,共5页赵洋 王宜文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当代独立动画的兴起与转向研究(2000—2018)”〈课题号:19YJC760166〉的阶段性成果。
当下国产动画中的神话叙事并非对经典神话故事的简单复述,而是一种全新的创作。无论是对某一具体神话故事进行“当代改写”,还是在杂糅、拼贴、嫁接和转化各类非同源神话故事之后的“全新叙述”,都在注入当代观念的同时,保留了神话形象...
关键词:国产动画 神话 重述 
悲悯与拯救——巴赫曼·戈巴迪的民族情怀与电影主题
《电影评介》2022年第23期57-61,共5页史之辰 王宜文 
近些年,在伊朗电影的辉煌成就下,其代表性人物如阿巴斯·基亚罗思塔米、贾法·帕纳西、马吉德·马基迪等人日益引起注意,有关他们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热点;但对巴赫曼·戈巴迪这位库尔德族导演的研究仍薄弱,这与戈巴迪的电影成就不相...
关键词:电影主题 伊朗电影 民族情怀 电影文本 巴赫曼 美学分析 阿巴斯 民族身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