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卉芳

作品数:31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民俗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边疆经济与文化》《黄河科技学院学报》《艺术品鉴》《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藏自治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实践实战能力提高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建好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笔谈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2-76,共5页本刊编辑部 朱玉福 郭云峰 葛数金 刘玉皑 邵卉芳 孙琥瑭 张屹 张云霏 郝世亮(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
关键词: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概论》 史论结合 民族学研究 理论体系建设 学科设置 
西藏江孜县朗嘎村制陶调查研究
《民族艺林》2021年第4期150-159,共10页邵卉芳 白存霞 
2020年西藏自治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实践实战能力提高计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实践——以陶瓷为视点”阶段性成果;西藏民族大学“藏秦喜马拉雅·人才发展支持计划”阶段性成果。
朗嘎村制陶工艺古老,所产陶器多为日常生活所需,该村有两种制陶模式:合作社模式和家庭作坊模式。朗嘎村陶器传承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承链断裂;第二,未引入机器;第三,燃料创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中,创新是必...
关键词:朗嘎村 陶器 保护 传承 
多维互动耦合: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被引量:6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25-132,共8页邵卉芳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藏族休闲民俗在西藏旅游发展中的传承与实践研究”(项目号:17XMZ068)的阶段性成果
学校是非遗传承的主阵地,在非遗学校传承方面已有相关政策依据。西藏非遗教育传承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纳为"未耦合"和"耦合度不高"两种状况。需调动学校非遗传承的所有相关主体进行多维互动耦合,使非遗项目与学校教育内容耦合、...
关键词:西藏 非遗 耦合 教育 传承 
民俗学田野研究的思考——由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行业术语谈起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第1期154-161,共8页邵卉芳 郭泰运 
西藏民族大学“青年学人培育计划”资助项目“木版年画技艺传承与民族文化记忆研究”(15MYQP03);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教学改革一般项目“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2017344);2017年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民族学教学团队”项目成果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涉及其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制作技艺、画面内容、使用和销售习俗、"非遗"申报、传承保护及现代变异等。但对其行业术语的研究,难免有值得商榷之处。与田野作业中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相对照,...
关键词: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 行业术语 田野作业 学术伦理道德 
乡村振兴视角下凤翔木版年画的发展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66-71,共6页邵卉芳 
西藏民族大学“青年学人培育计划”资助项目(15MYQP03);西藏民族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7344);2017年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民族学教学团队”项目
凤翔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是关中历史文化记忆的载体,题材和色彩是承载该记忆的两个重要方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凤翔木版年画的重要传承路径之一,文旅融合则是凤翔木版年画今后的旅游发展方向。凤翔木版年画的主要生产...
关键词:乡村振兴 凤翔木版年画 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西藏传统制陶技艺调查——以墨竹工卡县塔巴村为个案被引量: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92-98,共7页邵卉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族休闲民俗在西藏旅游发展中的传承与实践研究”(项目号:17XMZ068)的阶段性成果
塔巴村属于拉萨墨竹工卡县,该村传统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表现为合作模式和个体模式。西藏传统制陶在制陶时空、制陶目的、制陶工具和制陶习俗方面发生了变化。西藏传统制陶技艺传承出现了传承人断层、燃料缺乏、机器引入、宣传不到位等...
关键词:西藏 非遗 陶器 传承 旅游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实践教学探析
《西藏教育》2019年第5期29-32,共4页邵卉芳 
西藏民族大学教学改革一般项目“《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实践教学研究”;西藏民族大学“青年学人培育计划”资助项目“木版年画技艺传承与民族文化记忆研究”(项目号15MYQP03);2017年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民族学教学团队”项目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是通过深入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规划领域的专门人才。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实践基地不足、实践时间短、师生参与度不高、实践报告不成熟等问题。通过调查分析,...
关键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 实践 教学 
西藏尼木县吞巴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被引量:1
《西藏科技》2019年第4期9-13,33,共6页邵卉芳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藏族休闲民俗在西藏旅游发展中的传承与实践研究"(17XMZ068)
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可互相促进,二者呈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遗产开发的前提是保护,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很重要。遗产地旅游开发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开发,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民族地区的遗产开发尤其如此。随着西藏旅游热潮...
关键词:文化遗产 旅游 尼木县 吞巴乡 藏香 
论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销售变迁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23-29,共7页邵卉芳 
西藏民族大学"青年学人培育计划"资助项目(15MYQP03);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GMJD1501)
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销售状况与旧时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消费者变迁表现在从多数到少数、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部到外部三个方面;消费时间变迁表现为从年节到日常;销售形式和销售手段日趋多样化;销售价格整体上涨。这种变...
关键词: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 销售 变迁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木版年画传承
《艺术品鉴》2018年第4X期9-11,共3页邵卉芳 
西藏民族大学“青年学人培育计划”资助项目“木版年画技艺传承与民族文化记忆研究”(项目号15MYQP03)阶段性成果之一;国家民委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西藏民间艺术的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号:14XZZ007)阶段性成果之一;西藏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支持计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西藏民间技艺调查——以塔巴陶瓷为个案”(项目号QC2015-54)阶段性成果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版年画的传承面临人亡艺绝的濒危境遇。对非遗的传承不能停留在保存的层面上,非遗传承还应含有创新和发展的理念。要想使木版年画这个非遗项目持续传承下去,需要在其创新传承方面做文章。加大非遗的记忆论研究非常...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木版年画 传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