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寿铁

作品数:116被引量:17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恩斯特·布洛赫卡尔·雅斯贝尔斯乌托邦雅斯贝尔斯布洛赫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广东社会科学》《哲学动态》《学术评论》《江苏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的精神》解读--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创新意识
《德国哲学》2020年第1期153-194,238,239,共44页金寿铁 
在恩斯特•布洛赫的众多作品中,《乌托邦的精神》(1918/1923)占有特殊地位。这部作品初版于1918年,1923年扩充再版,布洛赫把这两个版本分别收入《自编全集》第3卷、第16卷中,足见这部作品在他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部世纪之作,《...
关键词:自我相遇 音乐乌托邦 历史哲学 弥赛亚思想 马克思主义传统创新 
“地上天国”的动态意志——恩斯特·布洛赫视野中的“千年王国论”和“末世论”
《社会科学》2020年第7期94-102,共9页金寿铁 
纵观恩斯特·布洛赫的作品,乌托邦概念的意义十分广泛,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既包括国家小说、白日梦,也包括幻想、年集、马戏、通俗小说中的个人渴望等。但是,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论述乌托邦历史的时候,布洛赫发现了乌托邦与"千年王国...
关键词:王国乌托邦 弥赛亚主义 千年王国论 末世论 
令人向往的愿景——恩斯特·布洛赫作品中乌托邦概念的功能与作用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5期20-28,共9页金寿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22)。
恩斯特·布洛赫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全方位考察了乌托邦的功能与作用。乌托邦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范畴和艺术范畴,也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哲学-马克思主义范畴。虽然在布洛赫之前,就有了各种文学乌托邦类型和社会乌托邦构图,但是布...
关键词:乌托邦 恩斯特·布洛赫 具体的乌托邦 《希望的原理》 
希望哲学的两种类型:加布里埃尔·马塞尔与恩斯特·布洛赫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20年第4期69-78,共10页金寿铁 
作为20世纪同时代哲学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与恩斯特·布洛赫生前从未谋面,也不曾有过笔墨之交,但两位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希望”的具体内涵、功能和作用,从而都不谋而合地将“希望”置于人类学、形而上学的核心位置,一扫千百...
关键词:马塞尔 布洛赫 希望 绝对您 家乡 
世界哲学——论卡尔·雅斯贝尔斯的未来哲学构想被引量:2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27-36,共10页金寿铁 
卡尔·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哲学构想渊源于古老而常新的永恒哲学概念。对于雅斯贝尔斯来说,当代哲学向后欧洲哲学,即向世界哲学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他的世界哲学史理念打破欧洲中心论的狭隘哲学史观,为其世界哲学构想提供了东西方哲学史...
关键词:垄永恒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世界史 哲学逻辑学 普遍交往 
论恩斯特·布洛赫的生态社会主义理念被引量:1
《国外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48-60,共13页金寿铁 
进入20世纪以来,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自然生态视角考察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的自然哲学,进而从社会实践维度进一步探索生态学上可持续的技术乌托邦。布洛赫的根本思想是"乌托邦"。乌托邦是...
关键词:自然生态观 乌托邦 自然主体 同盟技术 
以史为鉴,走向未来——韩国三一运动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一百周年
《学术评论》2019年第5期29-35,共7页金寿铁 
今年3月1日是韩国"三一运动"(亦称"三一万岁运动")一百周年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3月1日上午,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三一节百周年纪念仪式,在首尔光化门广场发表了题为《反省历史才能走向未来》的三一纪念词。正值三一...
关键词:《每日新闻》 《朝日新闻》 三一运动 以史为鉴 纪念仪式 三一节 韩国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妇女解放被引量:6
《国外理论动态》2019年第7期79-86,共8页莎朗·史密斯 金寿铁(译)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中关于女性主义和妇女解放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960年代和1970年代初,妇女解放运动、民权运动和黑人权利运动对社会产生了革命性的持久影响。1990年代的第三波女性主义剥夺了反父权制理论的首要地位,把反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 妇女解放 理论 实践 
作为一种存在论规定的人的本性概念——马克思人的本性问题再考察被引量:1
《现代哲学》2019年第3期40-51,共12页 金寿铁(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国以来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经验教训”(12&ZD121)
在马克思文本中,“人的本性”(das menschliche Natur)与“人的本质”(das menschliche Wesen)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前者主要指人的自然属性,后者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因此,无论是把这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混为一谈,还是用后者消解乃至...
关键词:人的本性 可塑性 不变性 存在论规定 类的存在 
作为身心治愈的“神圣”——论海德格尔的西方理性主义思维批判
《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132-144,共13页金寿铁 
海德格尔一边宣告2500年的西方哲学史的终结,一边号召人类为迎接新的世纪做准备。西方形而上学之所以宣告终结,是因为它始终以存在者为中心、以理性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大幅压缩裁剪存在的视域与意义,以致彻底根除了"无"的历史地位。鉴...
关键词:理性主义 理性  神圣 治愈 新的理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